7月5日上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甘肅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新聞發布會,省民委一級巡視員王克平,臨夏州副州長丁肅靜,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馬艷萍,共同介紹甘肅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甘肅省民委一級巡視員王克平介紹了甘肅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籌備情況。
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由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甘肅省體育局主辦,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辦的甘肅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定于2022年7月16至20日在臨夏州舉辦。開幕式定于7月16日(星期六)上午9時,在臨夏市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定于7月20日(星期三)晚8時,在臨夏市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屆時,相關省領導將出席開、閉幕式。
本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平等、團結、拼搏、奮進”為宗旨,以“相約花兒臨夏·共享團結盛會”為主題,以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和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為重要任務。共設置競賽項目10個(民族式摔跤、民族武術、押加、射弩、陀螺、高腳競速、板鞋競速、蹴球、民族健身操、珍珠球),表演項目1個。由14個市州、蘭州新區和西北民族大學、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共17個代表團組團參加,將有2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工作人員參賽,是歷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賽期最長的一次民族體育盛會。
我省是多民族地區,舉辦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重要體現,是展示民族工作成就、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1985年以來,我省堅持每4年舉辦一屆,已在甘南、臨夏、張掖、武威、蘭州、嘉峪關、酒泉、慶陽、白銀等地成功舉辦了九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作為一個具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影響的體育品牌,已成為全省各族群眾共同的盛大節日,成為展示我省民族體育文化的大舞臺,真正是“民族的節日、體育的盛會”。
舉辦甘肅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省政府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一項重點任務,也是今年我省的3個省級運動會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籌備工作,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多次聽取匯報,提出工作要求。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長任主任的籌委會,統籌協調各項籌備工作,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本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總體方案。臨夏州成立執委會,健全機制,完善措施,全力以赴推進籌辦工作。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本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進入倒計時和最后沖刺階段。省民委、省體育局作為主辦單位,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與臨夏州一起共同努力,高質量推進籌辦工作,確保把本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辦成安全有序、和諧精彩、團結奮進的民族體育盛會。

記者提問
甘肅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剛才籌委會的領導介紹了本屆民族運動會的重要意義,請問如何把握本屆民族運動會的基本理念和辦會宗旨呢?
王克平:全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是全省各族人民喜迎黨的二十大、深入學習貫徹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之際,舉辦的一次省級運動會,是“民族的節日、體育的盛會”。關于本屆民族運動會的基本理念和辦會宗旨,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體現:
一是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我們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于全省民族運動會的始終,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通過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引導各族人民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二是堅持展現民族文化魅力。全省民族運動會強調突出民族文化魅力,不僅成為體育競技的大賽場,也成為文化傳承交融的大舞臺。無論是開、閉幕式上的文藝演出、各代表團入場時的表演等文化活動,還是競賽項目與表演項目,都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匯聚。我們通過這些活動,使各族運動健兒在民族運動會期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推動各民族文化互學互鑒、交融創新,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三是堅持傳承發展體育文化。全省民族運動會堅持重在參與、重在交流、重在展示、重在傳承的原則,不斷增強時代性、群眾性、觀賞性、娛樂性,充分發揮體育在鼓舞士氣、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民族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通過全省民族運動會的帶動,各市州和有關高校,廣泛開展民族體育理論研究,加強體育人才培養,以舉辦或參與各類體育比賽為契機,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提高民族體育競技水平和觀賞價值。
中國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今年舉辦的全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與往屆相比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
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馬艷萍: 省委、省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發展,把促進民族體育事業,提高各族群眾健康素質作為民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自1985年以來,我省已成功舉辦了九屆全省民族運動會,并且辦得一屆比一屆好。四年一屆的全省民族運動會與四年一屆的全國民族運動會相對應、相銜接,不僅是全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體育盛會,也是全省各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屆全省民族運動會,與往屆相比有一些新的變化和新的特點。主要有3點:
一是內涵更豐富。全省民族運動會始終堅持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各族群眾身心健康的基本理念和辦會宗旨,賽事規模不斷擴大,組織工作不斷完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在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本屆全省民族運動會,是在全省上下決勝脫貧攻堅、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后,民族工作領域一項十分重大的活動,因此更加注重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主線、更加注重傳承保護優秀民族文化、更加注重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
二是特色更鮮明。本屆民族運動會更加突出民族性、廣泛性和群眾性等特點。例如,在競賽組織方面上,按照各民族運動員共同參賽的原則,參照全國民族運動會的做法,民族健身操和珍珠球2個集體項目由漢族和少數民族運動員組隊參賽;增加比賽項目設置,突出全省各民族更廣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擴大了各民族參與程度高、群眾基礎好的項目參賽規模;繼續淡化金牌意識,不設金銀銅牌,設一二三等獎,擴大獎勵面,不搞獎牌榜,鼓勵群眾參與,鼓勵全民健身。
三是規模更大、人數更多。本屆民族運動會共設置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2大類的比賽,合計11個大項96個小項,超過上屆的10個大項76個小項。來自17個代表團的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工作人員等2000多人參加,是歷屆全省民族運動會中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賽期最長的一次民族體育盛會。
中國甘肅網記者現場提問
舉辦全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將給臨夏州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什么深刻影響?臨夏州在承辦全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方面有何特殊舉措?
臨夏州副州長丁肅靜:全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是2022年臨夏州承辦的唯一一個省級大型節會,也是自1989年承辦全省第二屆民族運動會以來,全省民族運動會第二次在臨夏州舉辦。臨夏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自古以來,臨夏大地上各民族互動交融、互鑒互學,熔鑄了中華文化厚重的歷史根基。成功舉辦全省民族運動會,有利于展示臨夏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有利于提升臨夏州城市形象,弘揚民族文化,達到推動旅游、豐富生活、宣傳臨夏的目的;有利于推動臨夏州與省內其他兄弟市州、蘭州新區、省內高校的友好交流,增進了解,加強協作;有利于臨夏州凝聚人心振奮精神、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有利于加快臨夏州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有利于臨夏州進一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有形有感有效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能不能成功舉辦全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能不能“十全十美”,對我們臨夏州來說是一個考驗。州委、州政府把辦好本屆民族運動會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視為檢閱民族體育發展水平、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和宣傳臨夏、推介臨夏、提高臨夏知名度的難得機遇,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成立了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相關州級領導任副主任、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委員的全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臨夏州執行委員會,制定印發了《甘肅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臨夏州籌備工作方案》,設立綜合協調組、體育競賽組、宣傳報道和文藝演出組、后勤接待組、志愿者工作組、安全保障組、環境整治組、疫情防控及醫療保障組等8個工作組,明確重點任務和職責分工。各工作組分別制定了子方案和應急預案,細化工作職責、規范工作流程、完善保障措施,確保每一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籌備工作開展以來,執委會每半月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聽取各工作組籌備進展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困難問題,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籌備工作。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