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撥時光,20世紀50年代,一部《馬蘭花開》讓女推土機手這個字眼映入時代眼簾。同年代的蘭州,第一批女交警閃亮登上歷史舞臺,曲維秀奶奶就是其中一員。

初次見到曲奶奶的時候,她滿頭華發、神采奕奕,跟她交流我知道了,曲奶奶已經八十多歲,但她依然記得在那個熾熱火紅的年代里,“不愛紅妝愛警裝”,持2斤指揮棒、立3尺崗臺上,執勤站崗指揮交通的颯爽模樣;仍會想起在那些黃河冰封可通行的記憶中,穿著棉大衣、戴著雷鋒帽,伴著刺骨的寒風幫老百姓推車時紅彤彤的臉龐。曲奶奶說,當年在交警一線執勤的工作經歷,是她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正是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磨礪了她堅韌不拔、吃苦奉獻的優秀品質。一代又一代的“曲維秀”們,在守護平安的征程中薪火相傳、砥礪奮進,她們在歷練中蛻變,女警隊伍在蛻變中茁壯成長。

定格瞬間,2004年,市局組建成立了第一個女警交通執勤崗,崗位設置在雙城門十字,早7點到晚8點,一天三班崗,戰嚴寒、斗酷暑,全年無休。在這里,她們充分發揮緩解交通參與者對立情緒的先天優勢,先敬禮問好,再了解情況,用柔和的語氣微笑執法,平復雙方火氣,迅速勘察現場后妥善進行處理;在這里,她們付出數倍于男同志的努力,“冬披一身雪、夏脫三層皮”,只為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用心用情用力贏得老百姓的理解和認可。她們把“我”變成了她們,再把“她們”變成了我們,我們一起把道路化為了戰場、把平安守成了人生。

從1958年到2004年再到2022年,蘭州公安女交警從第一批6人增長到2648人,她們的身影已遍布交管工作的各個角落。在疏堵保暢的一線執勤崗,在暖心熱情的窗口服務崗,在警民連心的交通宣傳崗,在嚴謹專業的事故處理崗,還有在運籌帷幄的指揮調度崗……蘭州公安女交警以不同的姿態實現著共同的夢想,以敬業的身影詮釋著女警的魅力,以實際的業績撐起了蘭州交警事業的“半邊天”,我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面下降,3人以上亡人事故“零發生”,全市道路擁堵指數同比下降1.4%。“路不堵了,車好開了”得到廣大市民普遍認同。


從“一根指揮棒”到“智慧交通”,從“40后”投身革命、奉獻青春,到“00后”崇尚使命、追逐夢想,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作為新時代蘭州公安女交警,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站在科技興警的風口浪尖,我們既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奮發進取、擔當作為,奮力推動蘭州公安交管事業再上新臺階,以巾幗建功新時代的英姿,忠實護航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蘭州交警)
(責任編輯:張云文)
(蘭州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