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來了!石家莊全市人員車輛不得出市,疫情防控薄弱環節為何在這里?

新一輪疫情來勢兇猛
1月7日晚,石家莊市召開疫情防控第三場新聞發布會,會上,石家莊市副市長孟祥紅介紹,石家莊全市人員、車輛均不得離市,高風險地區藁城區人員、車輛均不得出區。
據河北省衛生健康委消息,2021年1月6日0-24時,河北省新增51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50例(2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邢臺市報告1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新增69例本地無癥狀感染者,其中石家莊市報告67例,邢臺市報告2例。
河北確診病例與無癥狀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從1月2日新增1例確診病例,到1月6日新增51例確診病例和69位無癥狀感染者,河北在5天時間里,共新增234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2020年一年的本地確診病例數量為339例。
數據分析顯示,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成為近日網友關注的焦點話題。去年疫情大范圍暴發時,農村并未成為疫情暴發的集中地。本輪河北疫情的出現,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新冠病毒卷土重來,恰恰瞄準了國內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農村。
農村成為疫情防控的薄弱點
從疫情地圖中可以看出,在河北已公布的90例確診病例行程軌跡中,有84例曾有在農村活動的行程軌跡,共涉及10個村。曾在農村活動的確診病例中,劉家佐村有32例、小果莊村有24例、南橋寨村有19例。此區域離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直線距離約5公里左右,多條高鐵高速和國省干道貫穿藁城區,增加了疫情擴散的風險。
從疫情地圖中可見,在不到6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聚集了目前疫情集中暴發的7個村。受傳統風俗習慣的影響,很多農村地區居民習慣于過節走村串戶、趕集逛街,特別是紅白喜事等聚集性活動比較多,參與活動時部分居民防控意識薄弱。
確診病例行程軌跡顯示,1月2日以來的確診病例中,參加婚禮、滿月、葬禮等宴席的有16例之多,其中一病例曾在4天內參加3場婚宴。石家莊最新發布的社區防控10項措施提到,嚴格禁止聚餐、打牌等各種形式的聚集活動,“紅事”緩辦,“白事”從簡,并提前報社區備案。
對于村民而言,遇到頭疼腦熱常常自行服藥,而不是去醫院進行救治。在90例確診病中,有8人在出現癥狀后自行服藥,沒有及時就醫,不利于病例的早期發現,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相對薄弱,為新冠疫情在短期內集中爆發提供了可乘之機。
春節將至,“防”仍是重中之重
目前,石家莊藁城區是全國唯一一處高風險地區。藁城區位于石家莊東部,有226個村。1月7日,石家莊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已發病例集中分布在增村鎮小果莊村、劉家佐村區域,在藁城區以外地區呈零星散發態勢。石家莊市藁城區已全部完成核酸檢測,增村鎮全部完成了二次核酸檢測,7日已啟動第三次核酸檢測。
隨著春節臨近,人員集聚隱患重重。整個冬季好比一個“大冷鏈”,病毒存活的時間很長,所以在農村地區,必須加強疫情防護。
加強戴口罩、勤洗手的宣傳教育;倡導堅持勤洗手、用公筷、分餐制、咳嗽打噴嚏遮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呼吁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后要盡量避免走親訪友,少聚集少走動;還要特別提醒大家一旦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從長遠來看,全面提升農村地區的防疫意識和醫療水平,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的“四早原則”才能把疫情的風險降到最低。
病毒來勢洶洶,農村疫情防控必須下大功夫,絕不能心存僥幸。
參考資料:
1、《5天新增234例,新冠病毒在河北的隱匿傳播,暴露了中國疫情防控的最薄弱環節》,八點健聞,2021年1月7日
2、《5日確診82例!河北藁城區是個什么地方?》,健康時報,2021年1月7日
3、《河北4天新增117例感染者,此次疫情特點是什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4、《社區防控專家吳浩分析河北藁城疫情:農村病毒傳播風險更大》,央廣網,2021年1月6日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