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
大西北網訊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2020年全省穩定糧食生產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嚴守耕地紅線,嚴禁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傾向,確保本地區永久基本農田和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糧食產量不降低。2020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100萬噸以上。
《方案》指出,重點落實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產糧大縣獎勵、制種大縣獎勵、旱作農業等糧食生產的優惠扶持政策,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建立健全跟蹤調度長效機制,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
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農機農藝技術集成應用、節水工程灌溉技術、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年度新建高標準農田242萬畝。有條件的地方,在堅持群眾自愿的前提下,按照承包關系不變、土地性質不變、社內互換的原則,推行“一戶一塊田”改革。
提高糧食綠色化生產水平。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力爭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5500萬畝,生物有機肥、水溶肥、微生物肥料使用面積達到1500萬畝,新增水肥一體化技術10萬畝。以河西及沿黃灌區節水減肥示范帶建設為引領,力爭化肥使用總量比上年度減少5萬噸,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不斷延長糧食產業鏈。培育一批高產穩產、附加值高、適宜機械作業及肥水高效利用的糧食作物新品種,引導和鼓勵農民種植綠色優質糧食。加快蘭州、天水、武威、白銀等糧食物流產業園區建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推進訂單種植和產銷銜接。
抓好糧食生產技術研究和推廣。對現有小麥主推品種開展提純復壯,配套寬幅勻播技術;玉米重點推廣抗旱、耐密、宜機收、粒收、高產優質品種,配套全膜雙壟溝播技術;馬鈴薯重點推廣抗病、抗旱、適宜主食開發的新品種,配套黑膜全覆蓋壟作栽培技術。中東部旱作區推進旱作農業示范區建設,確保今春完成頂凌覆膜任務762萬畝;河西及沿黃灌區發展高產高效節水糧食作物。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率達到95%以上。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