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十九屆四中全會主要議程,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外,還包括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而這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一總目標有哪些內涵?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個總目標呢?

專家表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包括兩句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兩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起到統攬改革的作用。
其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導向和政治定位。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蘇世民學院院長薛瀾: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目標是非常重要的,表明就是我們這個深化改革的一個價值導向和政治定位,那我們這個非常明確,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是其他的。
第二句話則規(guī)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指向。
首先,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guī)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
而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蘇世民學院院長薛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這個總書記特別講過,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很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夠提高你的治理能力。只有很好地去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夠真正使得這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充分發(fā)揮它的效能,所以這二者確實是相互依賴的。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立群: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制度體系全面成熟和定型的過程,我想中國發(fā)展向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這樣一個偉大目標來前進的,而且也是我們要完成一個重大的歷史任務,就是讓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和成果。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