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泉州9月11日電 題:【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福建民營經濟轉型背后:新型政商關系營造良好環境
作者 謝藝觀
目前,民營經濟在福建“三分天下有其二”,貢獻了全省67%的GDP、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22家民企入選2019中國民企500強。
一大批企業從福建走出,享譽海外,如中國第一大體育用品集團安踏,國內最大的家庭生活用品企業恒安集團,中國繼電器行業龍頭企業宏發股份……
近日,記者跟隨“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福建,探尋福建民營經濟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質變”之路。

圖為走訪調研團走訪安踏,參觀安踏博物館。 謝藝觀 攝
“服務”企業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把中央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要求落到實處,而不能只是掛在嘴邊的口號。”9月4日,在福建省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福建省各職能部門的代表們紛紛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與地方民營企業的聯系,定期走訪企業,了解企業的困難與需求。
另外,福建各市在政商關系中也有所創新。如,據泉州市檢察院介紹,泉州創新構建了“親清護企”的檢察模式。
在走訪調研過程中,不只一位當地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政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幫助頗多。”
“地方政府和干部的敢擔當、敢作為,始終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參與此次活動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表示。
盤和林說,政府為民營經濟做了很多實事,“這些地區的司法、市場監管部門等權力部門,講得更多的不是‘管理’,而是‘服務’企業,讓人印象深刻。”

圖為宏發股份工廠內,機器人在彈鋼琴。 謝藝觀 攝
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給民營企業注入信心和動力
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部分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在福建,由于當地民營企業以前很多是貼牌生產商,一些企業遇到產品積壓、創新不足、利潤率下滑等不利因素的挑戰。如何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困難?
福建省副省長郭寧寧介紹,從2018年至今,福建緊鑼密鼓地出臺了《關于加快民營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民營經濟“25條措施”、《福建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等一系列法規、政策、舉措,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
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福建出臺系列政策鼓勵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省級分期設立和發行總規模150億元的紓困基金和20億元的紓困專項債;并拓寬融資渠道,加強產融對接,抓緊建設面向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拓寬民營企業發展空間。福建省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條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國防科技和后勤保障領域;落實國家出臺的減稅降費等政策,降低民營企業用地用電用氣成本,減免緩征困難企業稅費,等等。

圖為走訪調研團走進宏發股份調研的座談會現場。 謝藝觀 攝
愛拼才會贏
——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政策落到實處,也要自己愛拼才會贏,做精主業,做強做優。”在福建省民營經濟座談會上,企業代表們紛紛表示,學習中央有關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積極轉型升級,提高公司創新能力,加強品牌建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恒安堅持‘誠信、拼搏、創新、奉獻’的精神”,恒安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為核心,著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核心技術研發、制造技術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現在擁有大批國際和國內領先核心技術。
“秉承‘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 宏發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宏發繼電器銷售額占全球14.1%,全球領域繼電器產量及銷售額均為第一。2018年營業額93.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
如何取得如此成績?該負責人表示,加大研發與創新工作,從產品研發、模具制造、零件制造到自動化成品裝配及在線檢測,打造了一體化的產品研發制造全產業鏈。“目前已經自主開發150多條自動化產線,自動化程度達80%以上。”(完)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