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7月23日下午,省審計廳廳長馬自學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了《關于201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審計工作報告從推動經濟轉型穩增長、打好“三大攻堅戰”助發展、保障重點支出惠民生、優化財政管理強績效、強化審計整改促規范五個方面肯定2018年工作成效的同時,從省級決算草案和預算執行審計、重大專項資金和民生工程審計、三大攻堅戰相關審計、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省屬國有企業審計、省列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等六個方面反映了審計發現的問題,同時也反映了審計移送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155條,涉及金額57.01億元、責任單位121個、公職人員727人。
報告充分運用大數據審計技術,積極推進審計全覆蓋。將省級預算執行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深度融合,科學統籌審計項目和組織方式,有效整合審計資源,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信息化手段,首次實現省級一級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揭示了72個單位未嚴格執行定點印刷和定點維修等制度、84個單位未嚴格執行集中支付制度等問題。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大力推廣應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分析土地整理、退耕還林、污染防治、水源地保護等項目實施情況,揭示和反映了侵占耕地林地、生態治理推進緩慢、非法采砂,以及新一輪退耕還林各年度圖斑重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建筑物未及時拆除等問題。
另外,報告還持續審計扶貧資金、惠農補貼資金、保障性安居工程、抗洪救災款物管理使用情況,突出大數據分析,對精準扶貧數據、惠農補貼資金“一卡通”數據、危房改造數據、財政供養人員數據、銀行數據等進行分析對比,發現個別地方村社群眾騙取套取、虛報冒領退耕還林和危房改造等補貼資金,一些村社干部通過編造虛假資料,重復申報等方式違規套取、重復領取補貼資金等問題,在移送有關部門進行查處的同時,深入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注重從制度機制方面提出意見建議,防范問題再次發生。
通過整改,已上繳財政資金19.14億元,促進增收節支46.86億元,促進資金撥付和統籌使用60.95億元,加快項目審批和建設進度745個,制定完善規章制度87項。同時,針對審計反映的問題,報告提出了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全力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持續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等四個方面的建議。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