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記者侯小寶“點開‘衛星監測’選項,可以看到‘整改監測’的效果圖,整改前后的對比一目了然。”近日,記者來到張掖市生態環境局,副調研員韓多鋼就張掖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管理平臺運營情況進行介紹。
據了解,張掖市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建設以“一庫八網三平臺”為主要內容的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平臺,初步形成了“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形式,對六縣區生態環境,特別是祁連山和黑河濕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實現了長效監管。
韓多鋼介紹,“一庫”指生態環境保護大數據庫,“八網”包括空氣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網絡、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網絡、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網絡、重點排污單位污染源監測數據網絡等數據網絡,“三平臺”指祁連山和黑河濕地生態環境本底評估與動態監測平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監控平臺、智慧環保平臺。
通過監測網絡管理平臺,無論是違章建筑的拆除,還是綠化植被的覆蓋,衛星監控系統都有很清晰的示意圖,任何弄虛作假等行為也會清晰暴露。
截至目前,張掖市已完成了衛星實時數據的接入和衛星數據處理系統的原型設計,正在進行集成開發;歷史衛星數據與張掖市生態環境數據的數據庫已集成;祁連山179個問題點位和環保部三輪衛星遙感監測反饋的222項問題和“綠盾2017”“綠盾2018”專項行動反饋的112項問題的衛星遙感定位及比對監測系統已基本建立。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