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熱線受理各方難題輕點手機獲取政策咨詢
我市政法智能化建設經驗獲全國推介
大西北網訊 近日,全國新時代政法工作創新交流會召開,蘭州市作為西北唯一的地市作了題為《向智能化要執行力以大數據支撐大平安》的交流發言,向全國推廣蘭州市政法智能化建設的經驗做法,充分展示蘭州市在政法智能化建設中的新探索、新成效。近年來,蘭州市將智能化作為破題之舉,打造集“數據融合、智能安防、精細治理”于一體的大數據應用體系,走出了一條西部欠發達地區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平安建設的新路。
打通數據融合“最后一公里”
蘭州市在深入推進三維數字中心與雪亮工程、政務系統、綜治信息系統的共建共享共用過程中,實現數據融合。依托三維數字平臺,建成包含492.8萬個人口數據、246.6萬人房關聯數據、32.3萬個法人檔案數據、7.4萬余個樓宇信息、128.7萬個房屋信息等在內的六大數據庫,夯實了“數據底座”。堅決打破行業部門壁壘,將全市48部服務熱線全部納入12345民情熱線,及時受理回應,移交轉辦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將“雪亮工程”新改建的4萬路視頻監控接入數字中心,整合21家單位300多項公共服務信息資源,全面建成市、縣、鄉、村綜治中心(室),統一綜治信息系統,在全市劃分5629個網格,為8451名專職網格員配備手持終端,實現矛盾糾紛、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問題的主動發現和受理,打通數據融合“最后一公里”。
防控智能化提升道路交通能力
我市將大數據與治安防控相結合,形成了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以數據防發案。研發應用“PTU”無縫覆蓋巡邏防控、“雪亮云眼”等系統,提升治安防控精準感知力,推動八類重點案件、“兩搶一盜”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特別是自主研發的“雪亮云眼”,在去年10月全國安防博覽會上得到高度贊譽。以數據促創建。創建平安智慧社區和街道,應用人臉識別等技術,以智能樓宇門禁設備為輔助,實現重點人員實時管控、人員車輛軌跡精準刻畫、出租房屋動態化備案,管理模式由管人、管房、管車向管數據轉變。以數據保安全。建成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及危險源監管平臺,將全市1.65萬家生產經營單位信息納入數據庫實時監控。建立智能交通中心,自助研發稽查布控系統,蘭州市道路交通擁堵指數降至全國第48名。
搭建網上掌上“法律服務超市”
緊盯社會治理的短板弱項,將大數據延伸到便民服務、生態環保各領域,提升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我市建立市縣兩級便民服務平臺,群眾可通過電話咨詢、登錄APP等方式,便捷獲取政策咨詢、事務辦理等服務。專門打造一套視頻系統,群眾可通過手機觀看被授權的交通要道、公園廣場等視頻資源,方便合理安排出行路線,搭建網上掌上“法律服務超市”,組建“網絡普法速遞員隊伍”,全方位滿足群眾各類公共法律需求。“實時看”實現“馬上辦”。建成面向30余家部門的視頻共享資源庫,各部門按權限共享利用視頻資源,實時監測、追蹤辦理各類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小程序”守護“蘭州藍”。發揮綜治信息平臺和網格化管理優勢,組織社區干部、網格員等力量即時監測環保數據,鼓勵市民群眾利用微信“隨手拍”小程序隨時上傳環保問題,各級信息平臺分類處置,有效保護了“蘭州藍”,近幾年來,全市空氣優良天數均達到全年2/3以上。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