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清掏一次也不臭,這樣的公廁你見過嗎?1月15日,一座生態公廁在城關區紅星巷亮相,這也是目前蘭州市第一座生態公廁,該公廁的運行不僅引來市民圍觀,更成為主城區街頭一道新的風景。
同樣是公共廁所,這座公廁與其他公廁有什么不一樣?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公廁外墻以簡單白灰配色為主,頂沿處標有綠色“生態公廁”字樣,廁內配備有四個獨立間蹲坑,一個便間,兩個便池,同時還有一間管理間。單看外形和陳設也很普通,那為何要稱為生態公廁呢?城關環衛肥料管理隊負責人介紹,這座公廁采用了微生物降解技術,可以將排泄物處理成有機肥原料,實現生態循環。如廁后沖洗耗水量低,可節省大量的水資源;經過微生物降解,產生的污物極少,極大減少清掏次數,廠家說即使三年清掏一次,廁所內也不會有臭味;還有公廁管理采用了高智能,能夠實時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即使遇到公廁斷電情況,可使用手壓閥出水進行沖廁,微生物降解保障公廁的運行,解決流廁在斷電后無法正常運行的問題。
隨著該區“廁所革命”縱深推進,城關區環衛局自去年起不斷創新思維、因地制宜的探索破解公廁建管難問題,在公廁建設和管護中融入生態環保、文化時尚和“互聯網+”等多項理念,確立公廁建設注重環保和時尚,管護做到一廁一策等制度體系,同時在建設服務上突出人性化。干凈方便的公廁不僅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生態公廁的使用更解決了沒有污水管網區域市民的如廁需求。時尚精致的生態公廁,不僅為市民群眾創造了良好的如廁環境,同時改善了如廁體驗,讓人們感受到公廁革命帶來的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