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興義市桔山河的市級河長葛佳華(右二)與鎮級、村級河長對桔山河沿線一處排污管道進行巡查。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日報網12月18日電 霍燕(音)是北京一名區干部,也是一名“河長”。她現在每周都要抽時間沿壩河巡查,負責這條流經她所在轄區的古老運河的河道保護,清理垃圾,并對河流沿岸污染行為進行監管。中國目前有近110萬名河長,從江河源頭到海濱湖畔,無論大江大河還是支流小河,中國越來越多的河流有了健康守護責任人——“河長”。
據英國《經濟學人》網站12月16日報道,2016年中國政府發布《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規定所有江河湖泊和大江大河的各河段均要安排專人監管,確保河面無可見污染物,每條河流都至少要有一名地方領導擔任河長。
霍燕負責的壩河治理已經有了成效。壩河邊一位垂釣者回憶說,兩年前,壩河河水是“渾濁的綠色”,散發著惡臭。如今河水清澈,也沒有臭味了。他認為,這就是推行河長制的成果。
十多年前,為了整治藍藻問題,太湖北岸的江蘇省無錫市率先實施河長制。隨后,在2012年河長制開始在全省推廣,鄰省浙江也于2013年設立河長,主要負責組織檢查和回應公眾投訴。太湖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率先建立河長制治理河道。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政府監測數據顯示,自從實行了河長制,位于該地區的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水質已經有所改善。
河長均為政府領導,上至省長下至村委會主任,各自主管某條或某段河道。河道越重要,主管領導級別越高。
政府表示,將對因監管不力造成嚴重污染的負責人實施終身追責制。河長工作的完成情況將作為個人晉升的參考條件。水利部研究員劉登偉表示,河長不會因上游污染物而受到不公正的處罰。

中國任命百萬名“河長”治理水污染。圖片來源:《經濟學人》雜志網站報道截圖
《經濟學人》文章認為,防治水污染任務艱巨。今年早些時候,政府發布的報告指出,在調查的河段中,近三分之一的地表水污染嚴重,其中近15%的水甚至達不到工業用水的標準。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指出,2016年,37%的受訪者認為水污染是一個“嚴重問題”,較2008年的28%有所上升。
河長制將保護水質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如果有人想舉報河湖污染問題,很容易就能找到負責人,幾乎所有的河湖岸邊都已經豎起了管理銘牌,上面寫著河長的名字和手機號碼。值得稱贊的是,霍女士接聽了打給她的電話。明年將對河長開展突擊檢查。劉登偉表示,他們可能會隨機撥打電話。那些偷懶的河長可要當心了。
另據路透社9月21報道,2018-2020年,中央財政將分批支持部分城市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對這些治理任務較重的城市,中央財政每個城市支持6億元,資金分年撥付。
財政部表示,今年首批評選出約20個試點城市,這些城市將利用這筆資金實施新的工程措施和污染控制舉措。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