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亮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走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歷程,這要歸功于堅持不懈的改革開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發展迅速、人民脫貧致富、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正在改變著很多地區。雖然,各地之間的差距仍然還很大,一些地區先富起來了,另一些地區仍然在趕超。所以,要想觀察和理解改革開放,不僅需要看先富起來的地區,更需要看其他更多的地區。
江西省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區,可以視為改革開放的一個典型樣本。通過深入了解江西省,我們可以更加準確地定位中國社會發展的狀況,更加深切地理解改革開放的歷程及其啟示。8月2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指導,江西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光明網聯合主辦的“感受改革巨變,思考中國奇跡——改革開放看江西”網絡主題活動拉開序幕,我隨采訪團一起深入到江西各個地區,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的發展狀況。

小平小道陳列館
江西省同改革開放有很深的淵源,因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這里構思和謀劃了改革開放的方向和路線圖。1969年10月到1972年2月,鄧小平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三年。在陳列室里,我們參觀了鄧小平的生平,特別是其在江西省的生活經歷。鄧小平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鄧小平擁有過人的樂觀主義,始終堅定認為中國將發展更好。他的這份樂觀主義不僅使其可以一次次走出人生和事業的低谷,也堅定地帶領中國人民邁向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鄧小平注重實地調查,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江西省的最后幾個月跑遍全省,考察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其今后謀劃改革開放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梢哉f,恰恰是其在江西省的這段寶貴經歷,才使其明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方針和路線,并從小平小道走向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鄧小平在江西省真切地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中國,并且基于這種扎根基層的觀察而預見到中國的未來。因此,江西省也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

小平小道中的小平車間
1978年以來,江西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不斷創造新成就,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在這里,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江西省的發展溫度,體味到江西老表的盛情熱度。南昌市的中央商務區(CBD),摩天大樓鱗次櫛比,讓人恍如置身于一座國際化大都市。贛江兩岸,有千年歷史的滕王閣在光影交匯中光彩奪目,述說著道不盡的悠久歷史。江西省的森林綠化率全國第二,藍天白云、碧波蕩漾、鳥語花香,滿城樟樹半城湖的確名不虛傳。而這些具體的變化正是江西省的綜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中位的有力說明。江西的發展也代表了一大批同類地區的特征,據此可以更真實地認識改革開放。無論是脫貧致富還是科技創新,江西都是中國絕大多數地區的一個縮影,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一路走來的鏗鏘步伐。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