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年決戰奔小康鄉村美了農民富了
本報記者文潔劉秀芝
一座座院落干凈整潔,平整的柏油路直通家門口,太陽能路燈全村覆蓋,設施齊整的休閑文化廣場上村民們愜意地娛樂、健身……夏日,走進和政縣買家集鎮石咀村,一派紅火熱鬧場景。
石咀村,是和政縣最偏遠山村之一。近幾年這個貧窮落后的山村依托政府扶貧惠民好政策實現了蛻變。“我們村以前是遠近出了名的窮村子,窮得年輕人娶個媳婦都難,現在大家伙一門心思致富奔小康,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說起這幾年村里舊貌換新顏的變化,石咀村村支書楊希華深有感觸。
近幾年,和政縣根據石咀村現狀,結合整村推進項目,投資586.5萬元,硬化道路3.53公里、入戶巷路2.5公里,改造危舊房52戶,安裝太陽能路燈107盞。以前村里垃圾亂堆亂放,糞堆、土堆隨處都是。現在要求每家每戶及時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做到垃圾不亂倒、糞土不亂堆、秸稈不亂燒。村里現有4處固定垃圾堆放點,有專門的人員和車輛負責垃圾清運。鎮里還制定獎勵措施,每戶編一個茅草房獎勵500元,茅草房專門用來陳放家里的柴草雜物,既美觀又整潔。
路通了、燈亮了、景美了。如何挖掘資源優勢,把美景變成財富?石咀村黃松溝南靠太子山,東鄰松鳴巖,西接三岔溝風景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這幾年,隨著條件的大力改善,來黃松溝的游客日漸增多,村民逐漸吃起了“旅游飯”,做餐飲、開農家樂……
買家集鎮黨委書記馬明說:“目前,景區的基礎設施還在陸續建設中,觀光區、休閑區、停車區已基本完成,后期發展我們計劃由村支部帶頭,成立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入股,吸納農戶以轉讓或出租土地等方式參股入股,安置貧困人員從事管理、生產和服務,引導農民開辦農家樂、民宿、土特產經營店,拓寬增收渠道,將鄉村旅游資源轉化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資本。”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