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3月20日,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開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新聞發布會,針對3月2日印發的《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見》做出說明,表明我省正式向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宣戰。
我省農村人口約占全省人口的70%,但也是我省食品安全最大的一塊短板,制售假冒侵權食品、“五無”(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簽)食品、過期變質食品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危害群眾健康。
《意見》提出了我省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重點:一是重點整治農村食品市場無證生產經營或超范圍生產經營行為;二是重點整治農村“四小”(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銷售店、小餐飲、小攤販)生產經營單位設施條件不符合標準要求、從業人員依法誠信經營意識淡薄、質量安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三是重點整治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嚴格不到位、食品從業人員不能提供有效健康證明、食品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不落實等問題;四是重點整治農村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差、生產經營區與生活區混雜、從業人員衛生不達標、食品與非食品混放、銷售散裝食品沒有防塵防蠅防二次污染設施以及標簽標識不規范、不按條件要求儲存食品等問題;五是重點整治生產經營“五無”、過期、“山寨”傍名牌食品,以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和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欺詐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防止問題食品流入農村市場;六是重點整治生產經營設備設施工具、用具等不按規定清洗消毒和保潔,人員衛生防護不到位,甚至帶病上崗等問題。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生產處張蘭周處長表示,部分農村人口健康意識、質量意識也不強,喜歡買便宜的東西。對此,各級食藥監部門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五毛”(指價格低廉的麻辣條、辣片等調味面制品、果脯、飲料、膨化食品等,其價格往往低于1元)食品專項整治,重拳打擊農村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在農村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落實有獎舉報獎勵制度,讓假冒偽劣食品在農村無處遁形。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