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農村“三改”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我市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5466座
大西北網訊 近年來,我市把農村衛生改廁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點工作,在學習借鑒河北、山東等省農村衛生改廁改造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農村節水型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改造試點工作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村的臟、亂、差、臭等老大難問題,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蘭州農村地區轉觀念、改陋習、促文明、建新村的路子,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5466座。
對九個美麗鄉村開展試點工作
兩年前,蘭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組織市縣有關人員赴河北省廊坊、石家莊、滄州市等地參觀學習農村改廁工作,經充分論證,隨后組織開展農村衛生廁所試點工作。永登縣柳樹村、榆中縣太平溝村等9個試點村,開啟了戶用農村改廁試點工作。截至目前,為重點鄉鎮配備糞便抽污車60輛,由鄉鎮統籌安排,統一使用,針對蘭州冬季寒冷的實際,強化冬季御寒保溫措施,制定了《蘭州市農村改廁技術規范》。其中2015年,在9個試點村,建成330座,今年以來,對美麗鄉村示范村繼續抓點擴面,全市已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5466座。
節水型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收集
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對9個試點村莊分別采取部分節水型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其中包括廁所、便器、儲水箱、前后兩個甕型化糞池(或一體臥式化糞池)、送糞管、過糞管、排氣管等。所謂節水型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收集主要為:便器收集→高壓沖洗→進入送糞管→送入前甕→前甕發酵腐熟殺菌→自動壓入過糞管→送入后甕→后甕繼續發酵腐熟殺菌→從后甕抽取糞便處理。收集處理基本原理是:如廁時把大小便排泄到便器之中,腳踩儲水箱壓力桿,產生較高壓的水氣混合物把糞便沖入有一定斜度的送糞管,糞便靠自身重量從送糞管自動流淌到前甕中,糞便一般在前甕中存放2個月以上,基本能達到糞便發酵腐熟和病原體死亡時間,前甕中儲存糞便達到一定容量后,通過倒“L”型過糞管(前甕進口低、后甕出口高),依靠前后甕糞便高差壓力把前甕下部已基本發酵腐熟的糞便自動壓入后甕,糞便在后甕中繼續發酵腐熟殺菌,后甕接近裝滿時通過抽污車(泵)抽取外運處理。
優勢明顯助力農村環境
改廁實現節水實用。采用腳踩式沖水裝置高壓沖洗糞便,每次用水量約500毫升左右,適宜在干旱缺水的農村推廣使用。因用水量小,糞便在化糞池的物化時間有效延長,有利于充分發酵腐熟、殺菌消毒和降低臭味。
干凈衛生。糞便從便器到雙甕基本都是在密閉和厭氧環境下進行發酵腐熟殺菌無害化處理,特別是在送糞管連接便器的進口處和在前甕內的出口處各安裝了1個止臭閥,送糞便時靠糞便推開,送完糞便后又自動閉合,阻止臭氣回流入室,所以廁所內基本無臭味、無蠅、無蛆。經久耐用。雙甕儲糞池選用橡塑材料或PE材料,密封性好、承壓力較強,可使用40年以上。
目前,我市安裝使用的雙甕化糞池還未出現滲漏塌陷的現象。清污方便。4人家庭的糞便約6個月清理一次,集中連片的村可采取抽污車清理,集中連片的村800戶配置1輛抽污車即可,抽污時間約為20分鐘/座/次。價格低廉。每套節水型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地下設備和材料價格約1000元左右,修建較高標準的廁室約需2000元左右,改造1座戶用衛生廁所共需3000元左右。安裝方便,農村衛生廁所建設工藝流程簡單,通過一定的現場觀摩培訓,短期內可學會安裝技術,在前期挖好基坑的情況下,一個熟練技術員每天可安裝10套左右。循環利用。抽污車抽取糞便后可直接拉運到田間集中堆肥處理,作為有機肥施用。另外,廢舊甕體可二次回收利用,不造成污染浪費。供貨便捷。河北翌之峰潔具公司參與了我市農村改廁試點工作,甘肅美麗鄉村建筑器材有限公司、甘肅顧地公司、甘肅華騰公司也在榆中縣、臨洮縣和蘭州新區建廠生產廁所設備,實現了產品生產、供應、維修的本土化。
加快推進農村“三改”
我市最近還召開了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改廁、改灶、改炕“三改”工作現場觀摩會,各區縣有關人員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參觀了甘肅華能生態有限公司,體驗了解了改灶、改炕、光伏發電等新清潔能源產品,分析了當前全市“三改”工作主要形勢,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蘭州市以推進“三改”(改廁改灶改炕)為重點,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面貌,讓農村、農民共享改革成果,提升農民生活幸福感。近年來,蘭州市結合小康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開展農村節水型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改造試點工作,建成農村衛生廁所近萬座,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農民肯定與好評。2017年,在榆中縣、七里河區、永登縣布點,開展小煤爐、土炕改造試點工作,安裝清潔暖炕、節能灶3000多套,據了解,通過改炕、改灶,不但減少了炕煙和煤煙,減輕了大氣污染,還示范推廣了安全衛生、快捷舒適、節能環保的冬季采暖新技術,解決了多年困擾農村的臟、亂、差等老大難問題,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質量。
下一步,蘭州市計劃從2018年開始到2020年,利用3年時間,在全市適宜地區和有意愿改造的農戶中啟動實施農村“三改”工程,實現促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治理大氣污染、促進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農村“三促”目標,加快推進農村小康建設。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