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北網訊(記者 金振華 特約記者 張軍揚 文、圖)鄭汶岳是蘭州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一名年輕的事業編工作人員,之前在特警支隊工作了兩年時間。去年十月份,被抽調到刑警支隊八大隊。隨著蘭州市反電詐中心的成立,他有幸成為了反電詐中心合成研判室的一員。
邊干邊學 摸著石頭過河
“電信網絡詐騙是一種新型詐騙方式,在最近幾年里,該類型案件逐漸成高發態勢,受害的老百姓也越來越多。”鄭汶岳講到。
反電詐中心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對于一個從未接觸過此類業務的人來講,可以說是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剛開始,啥也不懂,像南方部分省市,反電詐這塊起步早,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比較成熟,我們這邊,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甚至連“石頭”都摸不到。”沒有現成的經驗、做法、模式可學,鄭汶岳和同事在工作之余搜集大量視頻資料、外省公安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有關內容,慢慢去學習,去琢磨。
“這是被逼的,我們反電詐中心有好多個應用平臺系統,交給你,你就得會用,在這里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同一個研判室里,每個人的工作都有分工,有的負責研判資金流向,有的負責研判信息流向,不同的線索,需要從銀行、電信運營商等不同平臺入手。“一年來,趙志軍隊長對我們年輕民警的幫助挺大,他干工作嚴謹細致,管理隊伍也很嚴格,從他那里,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直到現在,鄭汶岳還是感覺自己的業務知識太缺乏、太單一。“如果有機會,我想跟著案子出去‘打’,這樣可以提高實戰經驗。”
把工作當事業干
今年十一,鄭汶岳剛辦完婚禮,由于工作原因,沒顧上休婚假,就來到崗位上班,和他一樣的還有另外一位同事李劍。
“媳婦和家里人非常理解我的工作,對我沒有任何怨言,她在鐵路部門工作,長假期間也在單位加班,我們兩個正好錯開,都沒有時間休婚假。” 鄭汶岳笑了笑。雙節期間,是網絡電信詐騙高發期,蘭州反電詐中心全員堅守崗位,每天上班到晚上十二點,一有案情,立即行動。
在采訪的當日,鄭汶岳剛從白銀回到單位,他的姥爺這兩天正患病住院,鄭汶岳昨晚趕回去,專門看望了老人。“從小是姥爺把我帶大的,三年前他查出胃癌,現在已經出現了骨轉移,醫生說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說到這,鄭汶岳不禁有些傷感。
“天上不會掉餡餅”
“從平臺啟用到現在,反電詐中心累計勸阻受害人次數已達六百多萬次。這其中,有的我們能夠勸阻成功,有的我們還未來得及勸阻,受害人已經將錢轉給了騙子,這時,我們就轉入下一個工作環節。簡單的說,我們就是想方設法守住百姓的‘錢袋子’。”
剛接觸電信網絡詐騙不久,鄭汶岳遇到一位被騙老人,這是一起讓他特別揪心的案子。老人被騙了一萬塊錢,當時,老人情緒非常激動。由于反電詐中心及時介入,成功將這一萬元凍結,最終為老人守住了這一筆多年的積蓄。“這位老人的遭遇,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很重。我們這里的案子,第一個牽扯錢,第二個牽扯老百姓,我們能早一步發現,早一步勸阻,早一步止付,為老百姓切切實實地挽回經濟損失,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我們都會覺得很欣慰,特別有成就感。”
“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免費的午餐,受騙的人中,好大一部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貪小便宜,希望通過我們反電詐中心的宣傳引導,通過我們整個團隊的努力,提高廣大市民防騙拒騙的意識。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反電詐中心也會不斷提高工作質效,讓我們這個反詐機構運轉的更快、更強、更穩,更好守護老百姓的‘錢袋子’!” 鄭汶岳最后說道。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