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刷臉”時代來了, 您的“面子”今后越來越“值錢”

制圖/許天野
大西北網訊 10年前,如果我們說,不帶錢包,拿個手機就可以走天下,會被認為是在異想天開,可這在現在的蘭州就已成為現實。如今,如果我們再說,今后連手機都不用帶,就可以憑著自己的這張臉行走天下……日前,記者就從五泉山公園了解到,五泉山游客中心掃臉識別系統有望在本月內投入使用,只要人的面部對準人臉識別系統探頭,游客從幾時幾分進門,到幾時幾分出門都能被識別到。
蘭州晨報記者在走訪時也發現,不管是手機的人臉識別解鎖功能,“刷臉”上班打卡,還是ATM機“刷臉”取款,又或是“刷臉”支付,乘火車“刷臉”驗票進站……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似乎迎來了爆發!
“刷臉”正當紅 面部識別顯趨勢
記者在五泉山公園了解到,園內的游客中心正在進行外立面裝修。投用后,除了已實現的監控功能外,掃臉識別系統也將正式運行。據了解,公園內的人臉識別儀器分別安裝在公園的出入口及必經之路。除了可360°旋轉,只要人的面部對準人臉識別系統探頭,儀器就可迅速抓取人的面部信息。這種人臉識別系統能瞬時掃描三十多個人,并將信息實時傳輸到監控中心。
除此之外,“刷臉”乘車也已在蘭州嶄露頭角。11月21日,記者前往蘭州火車站實地體驗刷臉進站——在票證人自助核驗閘機上,記者看到提示“下面區域,驗證掃碼,票面向上,票證重疊,看此拍照”,即可順利進站,但遺憾的是當天該設備未使用。記者致電蘭州火車站黨辦主任,其表示,今年五一前車站在蘭州火車站、蘭州西站和中川機場分別安裝了3臺人臉識別檢票機,先期投入試用。鑒于后期人流量減少先暫停使用,稍后還將繼續開放。
而一些單位也將刷臉運用到了考勤上。市民李閆瑩所在的公司就將刷臉用于考勤環節中。員工只需在自己的手機上下載公司指定的APP,當到達公司后連接公司WIFI,登錄系統對準臉部掃描,即可完成考勤,下班亦是如此。
至于最為關鍵的銀行“刷臉”取款,記者走訪了雙城門、張掖路、南關什字等多家銀行發現,“刷臉”取款只在少數銀行開通,還有很多銀行正在建設當中。
“面子”很管用 “刷臉”吃飯指日可待
人臉識別雖不是新鮮詞,真正火起來卻是從今年開始。除了公共區域外,“刷臉”被頻頻用于手機以及支付等平臺。市民張女士買了一部帶有“刷臉”解鎖功能的手機。她向記者展示了整個“刷臉”解鎖的過程。“整個流程無感知,很流暢,不用刻意去解鎖,因為看屏幕時就解鎖了。”她表示,“微信也更新了新的版本,指紋識別改成了 Face ID,也就是已經支持‘刷臉支付’。”這也就意味著,以后到外面商家掃碼時,直接“刷臉”就可以了。
“杭州已經率先開了可以刷臉支付的肯德基,期待我們蘭州也能盡快上線。”正在肯德基鐵路局店等餐的23歲的尹杰表示。記者采訪時發現,對于“刷臉支付”的體驗,不少年輕人一致認為很酷。在他們看來,跟銀行卡說拜拜,也省去了從兜里拿手機、解鎖、打開APP(有時還要打開數據開關)、掃一掃二維碼或者被掃二維碼的過程,去除了各種“繁文縟節”,一切變得快速簡單。
而那些不會或者不方便使用APP支付的中老年用戶,對刷臉功能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支持。原因在于,相較年輕人,中老年人對如今智能手機的掌握程度較低,設置的密碼一多就容易混淆,使用刷臉功能,這些煩惱一掃而光。
有利也有弊 別讓“面子”遭遇風險
人臉識別技術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在日常生活中,該技術正在帶來日趨豐富的應用場景,與此同時,使用的人越來越多。然而,其潛藏的安全風險和隱私問題,也引發不少人的擔憂。記者在百度詞條上輸入“刷臉”,就會看到不少諸如此類的疑問,而在采訪時有不少中老年人對此表示有所顧忌。
對此,相關專家建議,作為普通大眾,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時,也應該培養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同時,做好力所能及的預防措施,如手機里、銀行卡、支付寶微信里,不需要一直開啟的功能盡量關閉。同時,“刷臉解鎖”最好跟多種驗證方式交叉使用,以提高安全性。
蘭州晨報記者 王思璇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