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造“三大神器”助力北斗三號
銣原子鐘、二次電源、貯箱氣瓶等關鍵部體由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研制
大西北網訊 11月5日19時45分,北斗三號首發雙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本次發射的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開啟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為此次發射的北斗三號導航衛星提供了銣原子鐘物理部分、二次電源、貯箱氣瓶三大“神器”,助力北斗導航任務圓滿完成。
銣原子鐘打造“中國精度”
對于北斗導航衛星來說,銣原子鐘是它的重要載荷之一,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的特點。銣原子鐘物理部分是銣原子鐘的心臟,其作用是為整個導航定位系統提供精準的時間。時間是導航衛星定位精度的一個關鍵參量,銣原子鐘能夠提供的時間精度越高,導航衛星的定位精度也就越高。
北斗導航衛星上搭載的銣原子鐘物理部分出自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在此次任務中,研制團隊繼承了導航一期銣原子鐘物理部分的成功經驗,做到了“更高、更快、更強”。“更高”——銣原子鐘的穩定度更高;“更快”——研制團隊生產速度更快;“更強”——產品可靠性更強。研制團隊從銣原子鐘物理部分的原理入手,采用新技術使銣原子鐘的長期穩定度提高了10倍;通過梳理“技術流程”和“計劃流程”,整合資源配置,固化產品基線和生產工藝,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產能。
北斗導航衛星,因為有了準確計量時間的銣原子鐘,才能逐步創造出屬于中國的定位精度。
星用二次電源提供大能量
二次電源是將星上一次太陽能或電池的電能進行轉換,并通過星上線纜網,輸送到各種電子設備,形成其所需電壓/電流的功率變換模塊,是衛星能源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提供的二次電源產品按照衛星一次電源的不同,電子設備的不同,形成了以輸入電壓、輸出電壓、功率等為要素的型譜化“電能菜系”,讓衛星電子設備“大快朵頤”,來完成在太空中的各項表演。
此次的北斗導航衛星安裝了研究所60余塊電源產品,為星上近50臺設備提供能源保障,所以說,二次電源就是那顆蘊含在衛星身體里身量雖小卻樸實而謙虛的“心臟”,為衛星在軌精彩的表現默默提供大能量。
貯箱氣瓶建造燃料“貯備站”
該所還為北斗三期衛星平臺的動力系統配套了20臺“巨型”燃料貯箱和9臺高壓氣瓶,這兩個重要的部件是衛星的“油箱”和“氣源”。燃料貯箱不僅是一種簡單的容器,內部還分布有極為復雜且精密的液體管理裝置,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高精尖”產品;高壓氣瓶是燃料貯箱的忠實搭檔,內部承載的高壓氣體是推送燃料的動力氣源。它們是整個衛星的動力保障,這兩個伙伴在長達10多年的服役期內,將經歷無數個“酷暑”和“寒冬”,源源不斷地為衛星動力系統供給燃料,直至耗盡最后一滴能量。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