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北網訊 9月20日,公交周無車日,公共自行車“騎行達人”頒獎儀式在水車博覽園舉行,薛新才、武成林、馬玉梅等十位市民獲得榮譽稱號。據悉,截至8月,運行三年的蘭州市公共自行車累計租用4000多萬人次。
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秘書長季郎朝在致辭中表示,舉行第三屆公共自行車“騎行達人”頒獎儀式,旨在引領“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的綠色出行理念,為蘭州市民創造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和諧健康的出行方式。
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許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經濟機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突出綠色的理念和內涵。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單位、每一家公司、每一個政府部門都應該身體力行,節能減排,推動低碳經濟。蘭州市政府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為蘭州市民建設了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公共自行車,騎行量達到了4000萬人次,這是一個可喜的開頭,希望廣大蘭州市民繼續堅持,“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為自己家鄉碧水藍天做出更大的貢獻。
據悉,從2015年第一屆“騎行達人”開始,今年是第三屆“騎行達人”活動。此次活動的評選是依據蘭州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發展公司管理系統,將2017年1月至8月所有租還信息嚴格篩選,仔細核對,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選出了2017年度騎行人次最高的前十名為第三屆“騎行達人”。
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這是蘭州人追求和諧發展的“宜居夢”。然而當城市里穿行的汽車越來越多,道路顯得越來越狹窄時;當路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時;當空氣污染,藍天白云難以再見時——我們要思考、改變我們的自身行為、重新考慮出行方式。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低碳生活已成為我們急需建立的一種自然、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2014年6月,蘭州公共自行車走進普通市民的生活,這種低碳、環保、經濟的出行方式深受廣大市民喜歡。截至2017年8月底,蘭州市民已經騎行公共自行車達4000萬人次,街頭那一抹抹流動的綠色成了蘭州街頭獨特的風景。依照交通部節能減排的計算方法,相當于節約能量2109.22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67.9噸;減少燃油消耗約297萬升。若按照4人乘坐一輛出租車計算,約需要997萬輛出租車次解決、公交按照80人次一輛公交車計算,約需要50萬輛車次的公交車才能解決出行問題。為蘭州市成為碧水藍天,宜居宜業的旅游城市做出了一定貢獻。
公共自行車在為市民提供低碳、綠色生活的同時,也成為節能減排的助推器。為進一步推動綠色出行,防止大氣污染,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健康騎行的隊伍中來。蘭州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發展公司發出倡議:“有車族”帶頭選擇騎公共自行車上下班,堅持每周少開一天車,多騎自行車。我們不僅是建設綠色蘭州的推動者,也是建設美麗蘭州的先行者。
只有你我共同的努力,才能減少污染的排放,才能守衛我們共同的藍天。走低碳之路、建綠色蘭州是我們的共同責任。讓我們用智慧去關注自然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理念,用勇氣去改變生活習慣。為了你我的健康,為了環保生活,為了綠色地球,希望市民朋友們積極投身到“綠色出行”的行動中來,讓我們的家園多一些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點文明,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幸福。期待每位市民爭做“騎行達人”,帶動你身邊更多的人選擇公共自行車這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
“騎行達人”代表薛興才說:“自蘭州公共自行車投入運行以來,作為一名蘭州市民,是積極支持,歡迎和擁護的。為了減少城市空氣的污染,凈化城市空氣質量,我的日常出行幾乎都選擇公共自行車。一是鍛煉了自身的體質;二是方便出行,在當前車輛擁堵的情況下,自行車靈活多變,自由穿行,不受交通擁堵的影響,十分方便;三是很隨意,自行車網點眾多,租還車方便;四是綠色出行,零碳排放,環保衛生,對生存環境沒有任何影響;五是少操心,車輛多現在空間余地大,不怕車胎沒氣、漏氣,更不怕自行車壞了無處修的現象;六是降低出行費用,增加幸福指數。
有了以上這么多的好處,作為一名城市公民何樂而不為呢?騎行公共自行車,放心,劃算。在享受的同時,我也很愛護它,看見有不文明行為的人,會主動出面制止和勸說,對有損壞或掉下的部件,會撿起交給網點管理人員,我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它。
今后我還會這樣做,永遠都會這樣做,用實際行動維護和支持蘭州公共自行車的發展和壯大,同時在這里也希望和呼吁有更多的市民參與,使蘭州公共自行車越辦越好,越來越貼近市民的生活。”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