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臺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多項措施——
將開發區建成 產業西移產品西出的重要基地
大西北網訊 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多項措施,其中明確,要將開發區建設成為企業西進、產業西移、產品西出重要基地。
將開發區建成產業西移產品西出的重要基地
《意見》提出,將中東部地區開發區技術、人才、資金和管理方面的優勢與我省開發區土地、能源、人力等方面的優勢有機結合,吸引大企業、大項目、大產業在開發區落地發展,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帶動效應的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探索雙方或多方在我省開發區合作共建外貿出口生產加工基地,共同開拓中西亞、中東、歐洲和俄羅斯等國外市場。
圍繞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培育高端裝備、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科技咨詢、第三方物流、知識產權服務、檢驗檢測認證、融資租賃、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強開發區與中西亞、南亞、中東歐國家聯系,促進向西開放,將開發區建設成為企業西進、產業西移、產品西出重要基地。
避免開發區同質化和低水平惡性競爭
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促進開發區整合優化發展、提高開發區行政管理效能、做好開發區投資促進工作、推進開發區建設和運營模式創新。
建立健全開發區統一協調機制,避免開發區同質化和低水平惡性競爭,形成各具特色、差異化的開發區發展格局。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整合區位相鄰、產業相近的小而散開發區,建立統一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形成連片、聯動發展格局,并按規定享受主體開發區的現行優惠政策。
環保不達標發展滯后的將被摘牌
開發區年度建設用地指標由市州在年度用地計劃中單列,開發區項目建設占用耕地由市州落實占補平衡任務。對發展較好、用地集約的開發區,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時給予適度傾斜。利用存量工業房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及興辦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眾創空間的,可在5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5年期滿或涉及轉讓需辦理相關用地手續的,可按新用途、新權利類型、市場價,以協議方式辦理。
開發區考核結果與獎懲措施掛鉤,考核結果評價得分連續兩年在90分以上的開發區優先支持擴區或升級。對考核不合格的開發區,要限制新增土地指標,對限期整改不力的,特別是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低、環保不達標、發展長期滯后的省級開發區,報經省政府同意后予以核減面積或摘牌。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