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北京倆雪友崇禮滑雪遇意外身亡
昨日下午,萬龍滑雪場安保負責人陶先生(右)向記者介紹事發情況。新京報記者 趙凱迪 攝
大西北網訊 1月18日,在張家口市崇禮區太舞滑雪場,一名來自北京的10歲男童滑雪時意外受傷,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就在兩天前,北大女研究生李某在該區萬龍滑雪場滑雪時意外身亡。19日,崇禮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報稱,滑雪是一項有趣且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提醒廣大滑雪愛好者一定要量力而行。
北大女博士滑雪時撞樹身亡
據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通報,1月16日,該院一位同學在京外某滑雪場意外受傷,經送醫搶救無效不幸身亡。知情人透露,出事的同學姓李,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博士。16日上午11點左右,李某在張家口崇禮區萬龍滑雪場滑雪時出現意外,送往崇禮區人民醫院后,經搶救無效身亡。
“雪圈里都在說這個事,聽說李某當時在高級道上滑雪,過旗門后速度太快,沒有拐過去,一下撞樹上了。”一位來自北京的滑雪愛好者稱。“出事的是騰龍道,那條道之前舉辦了中國高山滑雪精英賽,一直到出事當天都是封閉的。”另一名來自北京的滑雪愛好者稱,16日當天,他也在萬龍滑雪場,看到騰龍道的入口用網封住了,就滑了旁邊的雪道。
現場一位目擊者證實了這種說法,他告訴記者,事發時,李某正從騰龍道上練習旗門技術。從上端的陡坡完成旗門之后,正要下到第三索道,在右轉彎入槽處,因為未能控制好速度,直接撞在了附近的樹上。
昨天下午5點,新京報記者來到萬龍滑雪場。滑雪場安保負責人陶先生回憶,16日上午11點左右,滑雪場救援人員接到電話,得知李某出現意外。“在A8道下方樹林處,救援人員發現了李某,當時已經快不行了。”陶先生表示,當時,李某是在A9道騰龍道滑雪,騰龍屬高級坡道,坡度較大,約有30度左右,“從上面滑下來,人的速度大概能達到80邁。”陶先生稱,李某從A9道騰龍道滑下來時,欲從林間的雪道中穿至A8道。“但當時速度比較快,她剎了兩次沒剎住,不幸撞到了樹上。”
記者觀察發現,該滑雪場的中級坡道旁邊設有防護網,坡道下方也有海綿墊做阻擋。但騰龍道的雪道與旁邊的樹林之間并沒有防護網。對此,陶先生解釋說,“沒有安裝防護網是滿足滑雪愛好者穿樹林的需求,在林間滑野雪也是一個滑雪項目。”
有網友質疑李某滑雪水平不高,但記者查詢北京大學體育部官網得知,2016年2月3日到4日,在漁陽國際滑雪場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滑雪挑戰賽上,北大派出十名選手參賽,其中就有李某。
李某成績優異,2014年,她保研進入北大。李某去世后,其朋友圈里一片哀悼。“我敬佩你,尊重你,相信你必能成功,你的實力不比我認識的任何一個男生更弱。畢業后,我常常想,再次聚首恐怕要等到同學新婚的盛宴,那時候不知大家會是怎樣,你是否已功成名就。但我萬萬想不到,畢業后再次聽到消息,竟是這樣的噩耗。”李某的一名同學稱。
10歲男童滑出雪道墜崖
李某死亡后第三天,崇禮滑雪場再次傳來噩耗,一名10歲北京男童在滑雪時出現意外身亡。
據死者的父親關先生介紹,18日上午9點左右,他帶兒子小寶(化名)來到崇禮太舞滑雪場滑雪。“當時兒子在中級坡道上滑雪,坡面很平緩。”到11點左右,救援人員發現孩子躺倒在坡道右側的斜坡之下。“孩子被發現的時候還哼哼著說疼,送到崇禮區人民醫院后,搶救無效身亡。”關先生稱。
關先生來自北京,據其介紹,小寶雖然才10歲,但已經有5年的滑雪經驗,“要不是太舞滑雪場存在的安全隱患,我孩子怎么會死。”關先生稱,小寶所在的滑雪道有一段護欄下方空隙特別大,有1米多高。護欄外面是10米左右陡崖,下面到處是石頭。關先生稱,兒子在滑雪的過程中,不幸從護欄縫隙下滑了出去,然后墜落到陡崖下。
“如果滑雪場的護欄沒有縫隙,我的兒子就不會死。”關先生質疑,太舞滑雪場的設施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而且滑雪場內沒有監控,“我孩子是因為什么滑了下去,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他表示,孩子被發現時還有呼吸,但在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采取了不當措施。“他們用氣墊將我兒子從上面滑了下去,我覺得在顛簸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受很大影響。”關先生稱,目前,滑雪場方面的負責人并沒有給出合理解釋。“他們堅持說,他們的設施都是符合國家規定的。”
昨晚,記者就上述問題聯系太舞滑雪場,工作人員稱需請示領導,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據太舞滑雪場官網介紹,該滑雪場坐落于崇禮最高山峰玉石梁,是崇禮地區落差最大的滑雪場。2012年由北京瑞意集團投資建設,并由五屆冬奧會場地設計團隊“加拿大ECOSIGN公司”操刀設計。
官方提示
初學者滑雪要有正規教練陪護
昨天上午,崇禮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16日上午11點左右,一名北大女生在萬龍滑雪場發生意外,滑雪場醫護人員緊急救治后,轉送崇禮區人民醫院,經搶救無效身亡。目前,死者家屬正與滑雪場商量善后事宜,此事還在進一步的調查中。
隨后,崇禮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報稱,近日,兩名來自北京的滑雪愛好者分別在崇禮區兩家滑雪場滑雪時意外受傷,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后,公安、旅游等相關部門隨后到現場開展調查。通報稱,進入雪季以來,各雪場在基礎設施、接待能力、醫療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充分準備,崇禮區相關部門和各滑雪場進一步加強了滑雪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安全管理。
“滑雪是一項有趣且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安全是第一位的。”通報提醒廣大滑雪愛好者一定要量力而行,學習必要的安全知識,根據技術水平選擇相應級別的雪道,初學者一定要在正規教練陪護下滑雪,熟練滑雪者也要注意做好相關安全防護。滑雪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受傷,一定要及時撥打雪場的救助電話,尋求醫療救援。
專家說法
滑雪達中級屬極限運動
雪道分初級綠道,中級藍道,高級黑道,專家級雙黑道,根據坡度不同,適合的人群也不一樣。資深滑雪愛好者大山介紹,滑雪也分級別,一般人適合初級滑行,前期需要教練帶入門。到了中級以上,可以算是極限運動。作為體育競技項目,滑雪是有風險的,在國際重大比賽現場也會有職業運動員喪命。
大山從2003年開始滑雪,當時滑雪還屬于少數人的愛好。到了最近兩三年,滑雪者越來越多,問題也不容忽視。不少人存在誤解,認為雪很軟,摔倒了也沒關系,但在雪道上,重力加速度下高速滑行的人無異于“巨大炮彈”,很可能會沖出雪道,更加危險。大山回憶,最近幾乎每年都有滑雪事故。曾有滑雪者因沒有佩戴頭盔摔倒后當場死亡的,也有初學者為了尋求刺激或者滿足虛榮心,到中級雪道滑行。大山經常遇到初學者向他詢問,怎么最快能滑行高級道。
滑雪者自身對安全的輕視是發生事故的一大原因,甚至還有初學者休息時坐在雪道中間聊天,上周末,大山在萬龍滑雪場中級道,5分鐘就看到三起這樣被撞的。
另外,滑雪者應該遵循國際雪道原則也就是“交規”,在雪道上滑行盡量遠離其他滑雪者,保持相對距離,給自己和他人留出調整的距離。
滑雪場的安全防護也要到位。大山認為,雪場應該安排更多巡視員實時巡邏,也可以配備廣播提醒滑雪者。此外,滑雪場防護網應該加深,橫向護欄離地縫隙大,人在滑倒后高度低,很容易從下面滑出去。但是縫隙太小,人被撞在防護欄上可能也會發生意外。
滑雪教練王林寶提醒滑雪者,在雪道中間停留十分危險,如要休息,應在雪道兩邊,且觀察上方滑雪者的行進路線和速度。雪道兩邊必須安裝防護網和軟性海綿,保護摔倒的滑雪者。
滑雪垂直社交服務平臺滑唄App創始人杜海軍認為,目前滑雪熱導致滑雪指導員的人數跟不上滑雪人員的數量。大家對這項運動的認識沒有清晰的概念,滑雪需要專業技能,也要了解相關器材知識。(記者 趙凱迪 陳奕凱 趙蕾 趙朋樂 實習生 邱碧漪)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