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贛“蜘蛛俠”:擼起袖子苦戰馬祖巖
——中鐵二十一局昌贛客專12標電務電化公司分部馬祖巖遷改施工紀實
大西北網訊 江西贛州,貢水似練,佛日峰如黛似翠,水東馬祖巖,幽幽靜靜。有方志說,馬祖巖因唐代四川什邡高僧馬祖道一,于唐開元二十年(即公元732年)駐錫于此,結廬傳經而聞名天下。
現在,贛州馬祖巖已辟為森林公園,郁郁蔥蔥,鳥語花香,是俯瞰贛州城的最佳處;遠可窺望郁孤臺、望闕臺,近可見古天竺寺,是難得的原生態游覽好去處。人生在世,草木一春,本當以攜妻帶兒女,縱情暢游天下為樂;但這些如詩如畫美景,卻與建設者“不沾邊”,“有緣無份”,失之交臂了。
2016年9月,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江西昌贛客專12標電務電化公司分部職工,在佛日峰下,貢水東岸,以“甩開膀子戰昌贛”的豁達精神,譜寫了一曲昌贛版的“速度與激情”,打了一場苦戰馬祖巖的遷改戰役。
圖1為馬祖巖電力塔架雄姿。
馬祖巖電力線路遷改,設計有7條高壓線路;其中,3條是110千伏電力線路,4條220千伏電力線路;新組立鐵塔19座,開挖鐵塔基礎19個,φ1000mm2導線展放8000米,拆除舊基塔9座。——這是業主昌九公司和局指揮部要求必須在11月25日前全部完成的節點任務。
面對泰山壓頂的繁重任務、緊張的工期壓力,建設者表現的不是一臉的尷尬和無賴,而是采取積極主動“進攻”的姿態。他們認為,無論從項目管理,還是施工布局層面上說,這是一場等不起、拖不起、馬虎不得、輸不起的戰役。
“我們電務電化公司在昌贛客專的戰場上,只能打沖鋒當排頭兵,不能當‘絆腳石’;大家要振奮精神,要披堅執銳,當好開路先鋒;我們當下的任務是,排好兵布好陣,把7條主線遷改的物資設備和人員上足,細化工序銜接,倒排工期,搶抓晴天戰雨天,挖塔基,組立塔架……;如何才能完成馬祖巖的遷改任務,這次工程部和物資部的同志們,要多費點心思哦,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來,大家心里都要有個底……。”在一次早間碰頭會上,五分部經理孟思泉如是說。
7月中旬,在當地政府和國家電網江西省贛南電力實業總公司的支持下,建設者順利拿到了昌贛客專馬祖巖高壓線路遷改規劃證。但由于受征地拆遷和工程重大方案調整變更影響,馬祖巖電力線遷改時間,至少要推遲3~6個月。這樣一來,遷改施工就要押后到2017年的1~3月,剛好與當地多雨季和寒潮多霧天氣發生“沖撞”。
干工程的人都知道,電力線路遷改與路基、涵洞、邊坡和站場平整施工一樣,要的就是除了晴天還是晴天。加之9月26日昌贛12標局指揮部掀起“百日大干”勞動競賽活動,站前施工的參建一公司、四公司、六公司、路橋公司分部積極應聲響應;橋隧工程和制運架梁等施工全面開花,正開足馬力有序推進,已經形成你追我趕,天天“夜戰”不斷的勞動競賽態勢。
圖2為孟思泉(中)在現場研究方案。
你的線路遷改通道沒有拉出來,你叫人家的工人拿什么去干?那么多機械設備如蟻如兵,‘威逼城下’……。
擋道!擋道!一時成了懸在建設者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
但是,雨,卻一直下著,下著……;“雨水君”像山妖幽靈一樣,始終纏繞、折騰著建設者。
但在建設者看來,沒有過不去的坎,跨不過的溝;按他們的話說,翻過這道坎坎的時候,我們還要讓跨越的姿勢勇猛一點,更美一點。
面對連綿不斷的雨天,面對日益緊迫的站前工期壓力,面對“咄咄逼人”的遷改挑戰,昌贛建設者“臨絕地而不衰歇”。孟思泉等分部班子成員,蹲點一線,現場鼓勁,動員全體參建人員,以“一起流汗,共同擔當,絕地反擊”為主旨思想,提出“四電鐵軍,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決戰口號。他們為了讓南昌與贛州“飛起來”,毅然放棄回甘肅蘭州與家人過中秋、國慶節,放棄暢游觀賞唯美“畫舫”的機會,反而沉下心來,像“蜘蛛俠”一樣,擼起袖子,甩開膀子,鏖戰在馬祖巖的山上、半空鐵塔上……。
在馬祖巖的19個塔基開挖、澆筑和組立架設現場,建設者“面對面”、“ 一對一”的現場抓落實,抓技術交底,抓施工安全;現場督戰開挖塔基基坑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一邊逐級劃分任務,倒排節點工期;一邊利用停雨間隙,搭設帳篷,在下雨期間允可的情況下,也要堅持開挖塔基基坑,主動組織施工,銜接好工序,運送組立塔材。
圖3為工人吊裝絕緣子。
19座鐵塔,大約需要800噸新塔材。但馬祖巖也有些淺丘小山,從山腳蜿蜒到山頂,有些地方高達50米左右,坡陡路窄路況差,有些材料搬運到現場,普通工程車根本上不去,不得不動用人力和騾子馱運才能辦到;特別是虎龍線3號塔基,用了6只騾子馱運材料40噸,花了整整三天才運完。
11月中旬以來,天公不再瞎折騰,足實上演了一次“靈猴美”,帶來了二十幾天的冬陽“連晴低溫”天氣。
天時地利人和,大事難事辦妥。冬日暖陽天氣給力,建設者也迅速發力,開足馬力掀起大干。只用了二十幾天,就把19個鐵塔基礎全部澆筑搞定。期間,上自分部經理,下至現場技術員,沒有人有一點松懈;分部經理和總工、副經理等,白天頻頻出現在施工現場,晚上堅持現場輪流值班;嚴密工序銜接,塔基礎混凝土養護周期一到,塔材也立馬運到現場,并“無接縫”的展開工件加工拼裝,組立鐵塔、安裝絕緣子并連接導線,忙得不亦樂乎,汗流浹背……。
冬日的寒風中,馬祖巖的原色幽靜風景中,活脫脫又增添了一種新的現代景物元素:——一座座電力鐵塔聳立云天,高大威猛,錯落有致,形成一道充滿原色與現代交織的美麗風景線。
與此同時,在馬祖巖的7條高壓線路遷改中,有3條110千伏電力線路,要與220千伏電力線路要同時下穿,而且部分鐵塔需停電后才能組立,遷改難度非常大,所以必須協調控制好停電施工時間。而此時,遷改工作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等待停電施工,確保按期完成遷改任務,很可能在等待中“泡湯”。但此前等待了一個月,停電時間依然沒有確定,沒有批復信息。
圖4為蜘蛛俠在高空安裝導線。
等待,就是被動,再等,就可能徹底趴下。為了一舉拿下遷改,分部與局指主動聯袂出擊,與國家電網江西省贛南電力實業總公司“零距離”協商洽談,最終將停電計劃定格在12月10日。
隨著最后一根導線連通,終于在年末完成了馬祖巖7條高壓線的遷改任務,為2017年的遷改任務打下了基礎。
在前幾天局指召開的“百日大干”總結會暨年度工作會議上,電務電化公司分部第三階段計劃完成產值占比達280%;大干期間,重難點工程全部超額完成,產值完成率高居第一,考核兌現受到局指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