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寧縣采取“造血”抓產業、“輸血”抓金融的方法,通過貧困戶個人承貸、“龍頭企業幫帶”等模式,累計發放貸款貸款2.3195萬戶、9.5685億元,有效破解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缺錢”窘境和企業融資難題。
“今年我貸了5萬元無息貸款,利用咱們村的區位優勢,開了一家小商店,每月收入2000多元,家里的生活有保障了。”寧縣中村鎮劉家村村民劉虎軍說。劉家村位于中村鎮西部,人口多,村情復雜,貧富差距大,是寧縣最貧困的村莊之一。村上成立了農村產業發展資金合作社,以貧困戶為主體,吸納單位、農戶169戶,通過銀行扶持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貸款、財政專項補貼、企業代股、贈股及社員入股等形式吸收股金,為貧困農戶發放貼息貸款1至5萬元,有效解決了群眾發展產業的資金瓶頸。
寧縣嚴格按照“1+20”方案,積極謀劃金融扶貧工作,始終堅持放貸有目標、脫貧有方向、經營有效益、回收有保障的原則,嚴格落實金融支持精準脫貧各項工作任務。并結合全縣實際,在實施個人“自主發展型”貸款的同時,創新提出了“固定收益型、入股分紅型、龍頭幫帶型”三種農業特色產業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模式,確保金融扶貧貸款工作有序推進。目前,該縣貸款發放工作已全面完成,其中“自主發展型”貸款20128戶、80350萬元;“龍頭幫帶型”貸款195戶、15335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067戶。
據統計,該縣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自主發展型”貸款貧困農戶年均增收4300元,“龍頭幫帶型”貸款貧困農戶年均增收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