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如今,蘭州市民有了一個假日新去處——蘭州新區。無論是濕地公園還是二號湖,都少不了游客的身影。按照國家林業生態建設的方針政策和省市生態綠化建設要求,這個本來生態相對脆弱的區域經過近5年的建設,生態治理已見成效。記者獲悉,目前,蘭州新區已經完成生態林面積41869.7畝,經濟林項目65423.1畝,封山育林項目35000畝,道路綠化9157.85畝,小區綠化共完成805.36畝。
蘭州新區在城市規劃階段,就把生態建設擺在了突出的位置,在空間布局上劃分為“一城兩片”。其中“一城”指核心發展區,“兩片”分別為北部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南部現代林業休閑區。現代農業建設示范區,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生態保護與林業建設示范區,主要利用荒山丘陵、依托現有濕地和引大入秦工程開展生態保護與建設,構筑新區北部生態屏障。
按照打造“產業強城、生態綠城、多湖水城、現代新城”的戰略思路,蘭州新區主要以“沿路、沿渠、沿湖、沿山”為重點景觀綠化打造點,通過北部防風御沙綠色屏障建設,環城山體綠化美化,生態中軸水系周邊綠化,三橫三縱綠色通道建設,農田林網、生態防護林網、城區道路林網三網建設,濕地公園、郊野公園和城市公園三園建設,生態村鎮及名優特經濟林果品基地等工程建設,實現新區生態建設大提升。
根據介紹,蘭州新區計劃到2020年,完成綠化面積30.2萬畝。初步形成生態防護體系相對完備,生態景觀特色鮮明的活水靚城、生態綠城。到2030年,新增人工造林13萬畝,封使新區植被覆蓋率達到46%以上。森林覆蓋率達30%以上,城市綠地率35%,人均綠地面積12平方米。建立起生態保護圈和生態安全防護體系,使新區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干旱區生態新城和生態修復的示范區,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