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蘭州安寧警方立足轄區實際,持續加大經濟案件偵破力度,著力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近日,成功破獲合同詐騙案件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挽回受害人經濟損失30余萬元,受到群眾稱贊。
2015年11月初,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經偵大隊接受害人方某報案稱:本人被一名冒充某銀行工作人員的李姓男子騙取了30余萬元后不知去向。
接報后,安寧公安分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指示經偵大隊成立專案組,迅速展開偵查工作,同時要求辦案民警要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隨后,專案組展開了緊張的調查取證工作。經辦案民警運用多種偵查手段、深入調查走訪后查明:犯罪嫌疑人李某冒充銀行工作人員,以幫助受害人購買理財產品為由,與受害人簽訂虛假的《資金拆借合同》,騙取受害人30余萬元后,將所騙錢款用于歸還借款和個人消費,現已離開蘭州。
專案組迅速對犯罪嫌疑人李某展開布控、實施追捕。與此同時,辦案民警還多次赴李某家中向其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動員其家屬規勸李某主動投案自首。2015年12月29日,犯罪嫌疑人李某被深圳警方抓獲,專案組立即前往深圳將該李押解回蘭。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李某如實交代了其冒充銀行員工騙取受害人方某3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為了及時退賠挽損,辦案民警本著服務民生、打擊犯罪與挽回群眾經濟損失相結合的原則,充分運用政策攻心,向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宣講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敦促退賠了30余萬元,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依法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對此,安寧警方溫馨提示廣大市民在理財時要特別注意:理性投資是現今社會中比較常見的投資方式,但在啟動個人投資項目時,一定要仔細斟酌,詳細驗證,不能輕易相信電話、短信以及網絡中的所謂的投資項目,防止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避免蒙受損失。
首先要善于甄別投資理財信息真偽。對個人介紹的互聯網站、宣傳媒介、手機短信發布的各種投資理財信息要善于甄別真偽,對自己不能甄別真偽的信息,要通過咨詢信息涉及的相關主管部門進行確認,以防上當受騙。
其次要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輕易相信高額回報的理財信息,以防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一旦發現上當受騙,要注意收集相關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或其他行政執法部門報案,以便及時實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