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學思用”劍指“庸懶散”緊盯“急難盼”聚焦“短弱差”
安寧區“十二字”助力主題教育再升溫
大西北網訊 11月10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安寧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堅持咬住干部“學思用”,劍指作風“庸懶散”,緊盯群眾“急難盼”,聚焦發展“短弱差”,持續推進主題教育升溫。
咬住干部“學思用”錘煉黨性知信行
據介紹,連日來,該區堅持高站位高標準高要求開展主題教育,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在結合實際貫徹落實上下功夫,努力實現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把學習成效體現到增強黨性、提高能力、改進作風、推動工作上。精研細讀,推動學習往深里走;把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組織縣級黨員領導干部通讀《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認真學習黨章、黨史、新中國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全面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不斷筑牢政治思想基礎。
安寧區區委常委會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帶頭把學習放在首位、貫穿始終,主動先學一步、學深一步,通過專題讀書班、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等多種方式認真開展學習。區委常委會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全體縣級領導坐下來、靜下心,心無旁騖學習研討,為全區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全區71個部門單位組織黨員采取不同形式開展集中學習、交流研討;512名黨支部書記分兩批參加集中輪訓。豐富載體,推動學習往心里走;深入開展專題輔導、革命傳統現場教育、先進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以豐富的學習形式,切實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推動學習入腦入心。邀請專家教授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以及黨的初心使命。到紅色革命基地緬懷革命烈士,聆聽革命故事,在思想政治上再洗禮、再教育,開展現場教學73次,累計參加3559人次。邀請蘭州好人、駐禮縣扶貧干部開展找差距事跡報告會,以身邊的人和事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組織觀看保密警示、國家安全教育片,汲取教訓,自警自省。
該區區委主要領導帶頭,全區各級黨組織書記講專題黨課235次,參與黨員干部6596人次。學思踐悟,推動學習往實里走;縣級四大班子圍繞“堅守初心使命,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等專題,結合學習收獲、思想認識、工作實際開展集中交流,互學互鑒、共同提高。全區干部結合實際工作,相互交流、談認識、說體會。目前,全區各部門開展交流研討862次,累計參加8356人次。
劍指作風“庸懶散”提升干部精氣神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效如何,最終要體現到抓落實上,體現在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體現在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體現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上。沒有好的作風,抓落實就是一句空話。在主題教育中,安寧區深入查找政治意識淡化、理論學習松懈、工作落實不力、工作作風不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方面存在的入腦入心不夠、學深悟透不實、學用結合不足等突出問題。
堅持把整改落實作為衡量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將“改”字貫穿始終,扎實開展8個方面專項整治。梳理出存在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掌握還不夠全面、不夠到位,落實上緊下松,壓力傳導層層遞減;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認識不足等問題,通過加強學習等措施,對存在的問題認真進行整改。結合“我不會”專項整治,自查相關問題106個,制定整改措施126條。
在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制定印發相關文件,對辦文辦會、督查檢查作出明確規定,清理梳理全區督查檢查考核事項30項,清理微信工作群65個、QQ群42個,層層簽訂責任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制定下發《2019年度全區性發文計劃及會議活動計劃》,嚴格執行年度發文計劃制度,區委發文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區政府發文減少58.7%。全區性會議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8.6%。深入開展“放管服”改革,減少辦事環節31個,減少提交材料74項,不見面辦理事項44個,最多跑一次事項70個。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區減稅降費總金額26853萬元;6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52個,開工率86.7%。漠視侵害群眾利益方面,發現問題8條,制定整改措施10項,已完成整改5條,正在整改3條。深入推進惠民專項檢查,累計發現問題79個,初核43個。
據介紹,該區制定印發《安寧區整治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教育管理寬松軟基層黨建主體責任缺失問題的整改臺賬》,聚焦整治重點,銷號管理、逐個擊破。包庇縱容黃賭毒和黑惡勢力甚至充當保護傘方面,認真開展自查,制定“一方案,兩臺賬”,在全區8個街道、37個成員單位逐項進行整改落實,截至目前,中央督導組移交的139件線索已全部辦結,辦結率100%。進行8輪次檢查,發現問題75條,對核實確認保護傘3人全部移送司法機關。對社區“兩委”班子進行任職資格聯審“回頭看”,清理22名曾受過刑事處罰、行政處罰、黨紀政紀處分的“兩委”班子。截至目前,通過調查研究、征求意見等方式,收集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作風等方面問題60個,整改完成43個。
緊盯百姓“急難盼”增強群眾幸福感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寧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的重要指示要求,把主題教育成效體現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人民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辦好群眾受益的民生實事。
辦好群眾身邊的“瑣碎事”;針對老舊小區居民上下樓不方便、出行難的實際問題,有計劃有步驟開展老舊樓院電梯加裝、路面整治、雨污水管網鋪設、路燈安裝等工作。截至9月份,完成6個小區25部電梯加裝、4個街道6條背街小巷路面整治,5條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并對轄區棗樹溝進行道路硬化。實施老舊小區“穿衣暖民”改造工程,重點做好老舊小區對外立面改造、加裝保溫層、樓頂維修及防水處理、更換上下水及供暖管網等方面著手,完成15棟老舊樓院提升改造;同時,加強物業管理服務水平,重新對老舊小區內停車位進行合理規劃布置,有效解決小區群眾停車難的問題。為破解群眾辦事難、環節多、來回跑等痛點、堵點問題,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先照后證”、簡易注銷、“多證合一”“雙告知”“證照分離”等工作,全面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項,減少群眾辦事過程中的繁冗瑣事,提升政務服務效率。
辦好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事”。針對群眾反映向陽溝泥石流地質災害時刻威脅群眾安全的問題,結合溝道現狀特征,在主溝道中游、下游位置,設置3座重力式攔擋壩,以起到攔蓄泥沙等固體物質的作用,并且配套翼墻、護坦、翻壩路等附屬工程,以保障群眾安全;針對有農民工反映某項目工地欠薪問題,依法及時調解,幫助追討工資12萬元及伙食費1080元,并達成協議進行司法確認;面對急需解決的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建立以水質安全可控、全程監管的“一個中心”“四項制度”閉環管理模式,及時防范和消除居民用水安全隱患。為轄區學校每年撥付2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供水設備配備、檢測、清洗;開展11個“三無”樓院17處二次供水水箱進行免費清洗工作,截至目前,二次供水清洗率達90%,有效改善和提高了廣大居民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為解決群眾就學中“大班額”“擇校熱”“入學難”等問題,成立了安寧區規范辦學行為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在各校設立專門的監督舉報電話,重點對招生入學不正之風進行專項整治。
辦好群眾的一批“長遠事”。堅持失地不失業、失地不失利、失地有保障的原則,統籌做好醫養結合規劃建設、健全完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體系、打造綜合為老養老敬老服務中心,切實滿足群眾對養老服務需求。目前,全區累計參保群眾達29200人,占失地農民總人數的99.8%,應籌集費用總額143787.15萬元;建成長風社區、劉家堡安置小區、安寧堡安置小區等康復理療室、老年人日間照料室、老年食堂等。舉辦以“促進轉移就業、支持自主創業、助力安寧發展”為主題的春風行動,組織召開各類就業崗位、組織民營企業招聘、退役軍人及隨軍家屬洽談會,充分發揮安寧區勞務市場就業指導服務作用,開展高校巡回招聘會,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就業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了一批安置失業人員、生活困難人員、進城務工人員、下崗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問題。聚焦發展“短弱差”匯聚增長新動能
安寧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實好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特別是城鄉發展、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著眼大局、謀劃長遠,把經濟發展的主攻點放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步伐上,把支撐點放在完善基礎設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拓展提升各類平臺上,把突破點放在產業培育、改革創新、提升城市品質上,努力提高安寧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該區聚焦產業培育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健全項目推進機制,全力以赴加快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緊盯“四千七百”產業鏈延伸壯大工程和十大生態產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聚焦改革創新持續釋放發展動力活力;全面落實機構改革任務,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財稅金融、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創新型城區建設,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聚集的優勢,定期開展項目、人才、信息溝通交流,積極構建區域性的院地科技創新合作會商機制。
聚焦“品質安寧”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品位;聚焦城市發展要素、結構、空間、功能等關鍵環節,高起點、高標準做好城市規劃,不斷提升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發展動能和綜合競爭力。統籌做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抓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加快生態重點工程建設步伐,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解決城市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聚焦民生改善實現發展成果人民共享;深入開展扶困幫困助困“春風行動”,持續深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化體育等領域改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文化建設,持續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