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這個中秋,以前“一到假期就往家跑”的杜磊不能回家。
“再不歇,就累垮了!”電話那頭,這個25歲的清華大學汽車系博士生嚷著。可即將到來的中秋節,他還是和幾個創業伙伴合計著,趁假期去土耳其好好考察一下產品市場。而就在不久前,這支創始人平均年齡25歲、團隊平均年齡28歲的北京輕客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剛剛創造了“從成立到估值過億元僅用8個月”的傳奇。
“土耳其多山、旅游景點多,最適合考察騎行市場。”杜磊的產品,如今正在不少大學生的手機上刷屏。這款名為“輕客”的智慧電單車,由四個原來在清華大學未來汽車興趣團隊研究汽車的年輕創客用一年時間鼓搗出來。他們將工業的理性和生活的美好融合進一輛個人交通工具:一臺重量為13公斤、擁有智慧動力系統的自行車,能夠通過一塊1公斤的鋰電池提供助力。單車還可以感知路況和用戶的騎行意圖。內置的傳感器還能實時傳輸數據,后臺據此不停地對電機的驅動程序進行優化,用手機藍牙升級固件后,能使整車運轉更順暢,騎行體驗更好。
杜磊說,一切源自骨子里的那份不安分。在這群信奉“美好生活,不安于室”的年輕人眼中,一切不酷、不炫,沒有科技感的東西都“弱爆”了。
去年10月創業之前,公司創始人之一、清華美院畢業生陳騰蛟住在北京東三環,每天去798藝術區上班。全程七公里左右的路程,打車需要近一個小時,公車稍快但實在太擠,阿蛟試過騎單車上班,又累又熱。電單車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學工業設計出身的他,實在無法接受那些“蠢鈍”的電動車。他回校跟興趣團隊的小伙伴們合計:能不能創造出一款既有美感、有效率,又能輕松出行的交通工具?他們把用戶群定位為年齡在22~35歲間,大概通行距離在3~6公里的年輕白領。
“從有創意到產品研發、量產,有數不清、想不到的困難。最忙的那段時間,我們幾個經常干到晚上兩三點,就在公司地板席地而睡,第二天一早爬起來再干。”還在校讀書的杜磊,更是公司學校兩邊跑,一年多沒過過周末。
一路走來,除了對創業的認識更加深刻,這群年輕人對家、對生活、對團聚,也有了不同的理解。
“最感謝的人是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物質支持,更重要的是一直在精神上鼓勵我們去闖。”大半年沒回過家,滿滿的感恩和思念藏在心底,可一向內斂的杜磊還是不太習慣表達感情,臨行前給父母的短信也只是一句簡單的“起飛了,放心。中秋節快樂”!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