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傲霜斗雪的梅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小橋流水的江南美景……8月25日,榆中縣哈峴鄉張灣村的村子里滿眼是風景,處處是畫卷,一走進村子,宛如進入了一個山水共生的世外桃源中。據了解,這是榆中縣文化系統全面開展幫扶村村容美化工作的一個縮影。
“自從雙聯工作開始,我們的村子修路、建廣場像變了一個模樣,這些天駐村干部們又幫著粉刷墻壁、美化村容,我們的家越來越漂亮了”, 張灣村的村民們紛紛說道。
張灣村位于榆中縣哈峴鄉西北部,西連皋蘭縣,北依青城鎮,距離縣城76公里,地理位置偏遠、山大溝深、干旱少雨,是榆中縣典型的貧困村,也是2015年榆中全縣49個脫貧村之一。作為張灣村今年新調整的幫扶單位,榆中縣文體系統自駐村工作開始以來,全體干部職工在駐村期間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開展駐村工作,安裝健身器材、規劃體育場地、組建培訓鼓樂隊、給秦腔愛好者指導秦腔、教村里的孩子們打籃球,半年的時間,張灣村越來越美了,村民們的精氣神越來越旺了。
李常洲是榆中縣文化館的一名專業書畫家,一走進張灣村他就閑不住了,完成正常的駐村工作后,他趕忙召集幾名同事和朋友,開始繪制起了“文化墻”, 說干就干,經過兩天的連續“戰斗”,四位書畫家共在張灣村繪制了十九面文化墻。一時間那傲霜斗雪、凌寒飄香的梅花,高山流水,宛如世外桃源的山水,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筆酣墨飽、力透紙背的唐詩鋪滿了原本索然無味的墻壁,“文化墻”儼然成為了張灣村一道最為靚麗的風景線。
“如今村民們物質生活富裕了,村子面貌和精神生活也是脫貧的關鍵,于是我們考慮著盡我們所能幫助他們,看著村子在我們的裝點下越來越漂亮了,我們的心也就亮堂了”,李常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