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月8日訊 一個冬日暖陽照耀的上午,七里河黃峪鄉蔣家灣村村委會門口熱熱鬧鬧。村民王祖君新買的小轎車停在這里,和幾位村民聚在一起閑聊著。不遠處幾位老人在健身廣場上鍛煉身體,休閑自在。“以前買摩托,現在買小轎車,近一個星期,村里新買了五六輛小轎車,天天放炮、搭紅,大家日子越來越紅火了。”村支書江發平笑呵呵地如是說。
記者最近來到2014年全市重點脫貧村——七里河區黃峪鄉蔣家灣村。一入村就眼前一亮:村道硬化,房屋錯落有致;沒有了殘垣斷壁,村內干凈整潔;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安置了垃圾臺垃圾箱;主干道及農戶房前屋后種植了刺槐苗木。在村委會門口環顧,四周是書卷氣很濃的文化長廊。
“手續辦下來6萬多元。”王祖君告訴記者,家里4口人,常年種植百合7畝多,每年采挖2畝左右,還種植了幾畝糧食作物。平常也沒有出去打工,全部精力放在百合種植上。這次買車就是近兩年種植百合攢的錢。據了解,蔣家灣村地處七里河區黃峪鄉東山片,海拔2000米至2100米。境內山大溝深,交通基本便利,東與西果園鎮接壤。
“整村脫貧惠民工程,讓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保守地說,今年人均純收入在8000元以上。”蔣家灣村支書江發平欣喜地說,2014年,實施的整村脫貧工程主要有人飲工程、道路工程、文化廣場、新建村委會辦公陣地、文化活動室、幸福養老院、文化長廊紅、殘垣斷壁整治、安裝太陽能路燈、垃圾臺(箱)、危房改造等,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同時,雙聯活動開展以來,各聯扶單位全方位開展聯系幫扶。到目前,蔣家灣村落實幫扶資金110余萬元、落實項目20余項,有效地助推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蔣家灣的貧困面很大,屬全市2014年重點脫貧村之一。”黃峪鄉黨委書記李柏斌說。據介紹,一年來,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覆草微噴等新技術,充分利用中藥材種植倒茬等,指導農民提高科學種植水平,打造以百合種植為主的特色種植產業。2014年,蔣家灣村百合種植1328畝,收獲155畝,收入達到257萬元,養殖業收入37.95萬元,戶均外出打工1人以上,農戶從非農產業中獲取的收入達286.44萬元。通過大力扶持和發展以百合種植、勞務輸轉、養殖業為主的特色主導產業,提高了脫貧村農民收入水平。
“我們將鞏固脫貧成效,進一步提升致富水平和發揮群眾積極性,在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等多方面繼續積極努力,確保蔣家灣村‘脫貧不返貧’,由‘脫貧村’變成‘小康村’。”李柏斌信心滿滿地如是說。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