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體已經完工的元通大橋。記者 張子恒
大西北網9月15日訊 2010年9月,被視為破解蘭州南北交通困局的元通大橋、金雁大橋、深安大橋同日奠基開工。四年來,金雁大橋已竣工通車,深安大橋的建設也接近尾聲,而元通大橋的通車時間卻一推再推。
今年以來,受軌道交通、上跨下穿等重點工程的影響,蘭州市交通狀況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對此,蘭州市相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努力,而更多的一種呼聲是,元通大橋何日才能貫通南北?
元通大橋被寄予厚望
2010年9月29日上午,蘭州,黃河岸邊,禮炮陣陣,煙花沖天,總投資達8億元的深安大橋、金雁大橋、元通大橋同時奠基。
蘭州,東西狹長,南北逼仄。三座橫跨南北的大橋同時破土,對于緩解蘭州南北交通壓力的作用顯而易見。
“從地理位置而言,連接主城區南北的元通大橋若能盡早投用,將從很大程度上緩解蘭州主城區的南北交通壓力,完善蘭州黃河以北的路網體系。”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第十設計分院(常駐蘭州)工程師郭芳山說。
元通大橋位于蘭州市中山橋與城關黃河大橋之間,距離中山橋約800米。根據規劃,該橋北起靖遠路高架橋,引橋上跨北濱河路,主體跨越黃河,平交南濱河路,順接通渭路。整座橋為下承式鋼管拱連續梁組合體系。大橋全長459米,寬26米,設雙向四車道及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觀景平臺,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大橋的最大跨度為150米,是迄今黃河蘭州段上最大跨度的橋梁。
“元通大橋如果通了,我們廟灘子的人步行10分鐘就能過橋,到南關、西關最多也就20分鐘。”家住廟灘子的黃林志這樣憧憬。
廟灘子,位于蘭州黃河以北,東臨鹽場堡,西依白塔山。此處距離蘭州主城區南關什字的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而長期以來,由于交通受限,廟灘子似乎成為一塊被城市發展遺忘的角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地域開發相對滯后。
2010年9月,就在元通大橋奠基之前,廟灘子地區危舊房整體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啟動伊始,該項目被冠以多項“蘭州之最”:最大的舊城區改造項目、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最集中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最大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最典型的民生工程……
該項目由香港利嘉集團蘭州元森地產公司負責實施,而投資1.8億元的元通大橋則是元森公司針對廟灘子地區土地開發的配套工程。
“可以說,元通大橋一下把廟灘子拉進了蘭州主城區的懷抱……”跟黃林志一樣,眾多的黃河北居民對這座大橋寄予厚望。
“元通大橋如果通車了,蘭州的南北交通肯定能有大的緩解,往返主城區與廟灘子、九州大道地區的人們再也不用擠城關黃河大橋這座‘獨木橋’了。”出租車司機梁曉鵬說。
通車時間一推再推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元通大橋,其建設并不順利。
最初公開的資料顯示,元通大橋的預計工期為18個月,即到2012年5月建成。然而,由于多種因素影響,遲至2012年11月,元通大橋的主橋才合龍。
“主橋合龍了,但橋北的后續工程卻因為拆遷停止了。”采訪中,一位知情人士稱,元通大橋的這次停工持續了半年多時間,而同日開工的金雁大橋已于2013年元旦前正式通車。
擋住元通大橋向北延伸的,是一棟7層高的樓房,而這棟樓房的后面,還有一大片需要拆遷的民房。
為了盡快消除障礙,2012年底,蘭州市城關區從全區抽調骨干人員,成立元通黃河大橋北岸用地項目指揮部,對該區域征地拆遷展開全面攻堅。
2013年4月13日,蘭州市政府發布了元通大橋橋北區域房屋征收公告及房屋征收補償辦法。
1個月后,在各方努力之下,這棟擋道達半年之久的“攔路樓”終于開拆,元通大橋建設恢復施工。有關方面曾向媒體表示,“攔路樓”拆除后,“元通大橋有望在兩個月后完成主體,跨過北濱河路。2013年底,實現橋南和橋北靖遠路段的通車;2014年底,整座大橋主體、引橋將全部完工,徹底實現黃河兩岸南北通行”。
對此,人們歡欣鼓舞。然而,2013年底,元通大橋“橋南和橋北靖遠路段通車”的愿景并未實現。
今年8月底,記者來到了元通大橋建設工地。橫跨黃河的大橋的主體已經完工,顯得氣勢恢宏,橋身上,用于亮化的燈具已經安裝完畢。大橋西側,“元通大橋通南北”幾個大字十分顯眼。向北的引橋已成功跨越北濱河路,連接靖遠路的高架橋正在緊張建設。
大橋北端,由元森公司負責的廟灘子整體改造項目正在實施,一棟棟氣派的高樓大廈已經拔地而起,曾經面貌破舊的廟灘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么,今年底,元通大橋能否實現全面通車?
采訪中,記者多次前往元通大橋建設項目部,但相關負責人婉拒采訪,稱“一切都在正常進行,沒有必要進行報道”。
市民呼吁盡快通車
“黃河北的交通狀況真是糟透了,我們真的期盼元通大橋能早一天竣工通車。”跟黃林志一樣,家住大砂坪亞太花園的馬殿福說。馬殿福告訴記者,每天上下班高峰,數十萬人要過城關黃河大橋,很多上班族、學生為了不遲到,不得不提前出門。
“元通大橋通車,對于黃河北地區的影響,不僅僅是交通,基礎設施、區域經濟、城市面貌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郭芳山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因廟灘子改造區域地勢較高,元通大橋橫跨北濱河路、靖遠路之后,與元森公司在建的“北新時代”的路網實現順接,順接后一路向北,與九州大道相接,由此形成一條連接九州大道至通渭路的南北向干道。
采訪中,對于在建的元通大橋,一些長期關注蘭州城建的人士表示,大橋的兩端都是以平交方式與兩側道路銜接,通車后,南濱河路在通渭路口又多了一個十字交叉點,原本就擁堵的南濱河路將會更加擁堵。
“多年前,同樣由商家出資建設的蘭州中立橋建成后,一直未能通車,之后不得不拆除,后來,小西湖黃河大橋建設時也留下了許多遺憾,以至于多年后不得不斥巨資‘做手術’完善功能,對于黃河穿城而過的蘭州來說,橋梁就是主動脈,關系整座城市的路網體系,為什么不能一次到位而留有缺憾呢?”采訪中,一位專家這樣說。
“無論是平交還是立交,多一座橋便多了一條路,對緩解蘭州南北交通現狀的作用是顯見的,我們還是盼望元通大橋能盡快通車。”黃林志說。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