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個人信用將關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這個消費意識超前的年代,“刷卡”成為一種新興時尚,現在人身上有兩三張不同銀行的透支信用卡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年青一代的中國人正在打破老一輩固有的傳統消費模式,“寅食卯糧”的時代早已宣告來臨。
在現實生活中,信用卡消費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小到生活用品,超市購物,大到家具家電,購車買房,信用卡作為一種便捷的現代支付工具,幾乎是“無孔不入”。與此同時,透支消費因方便、快捷、安全成為當下流行的消費方式,不少年輕“月光族”甚至已適應了刷信用卡、過“負翁”生活。但持卡人在享受透支消費帶來的優越感及便利的同時,是否意識到,潛在的風險也在向你逼近?信用卡透支逾期不還,如果違反“游戲規則”,那么不僅會引來銀行的高利息追償,背上永久不良信用記錄,還可能觸犯法律!
不良記錄、惡意透支帶來的惡果
前一陣子,在蘭州一家私營企業上班的小愛因為朋友拿她的身份證辦了信用卡透支了錢沒及時還而產生了不良記錄,正好,她與老公打算貸款買房,就去銀行咨詢“如果有不良記錄了會不會影響我去別的銀行貸款?”得到的答復是:肯定有影響,在中國,個人信用記錄目前由中國人民銀行的個人征信系統提供,每個行都可以查詢到你的信用記錄。銀行給小愛一個建議,建議她可以把信用卡拿回來,改密碼,自己用,堅持進行刷卡消費,兩年后,信用記錄里會基本看不到以前的情況。另外,如果在之后的刷卡消費過程中能堅持按期還款,不良記錄一般也可以自行消除。
盡管銀行給了小愛很好的建議,但為數不多的幾次不良信用記錄卻影響到了他眼前的買房大計,他向包括建行、交行、蘭州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提貸款申請,沒想到均沒有通過,理由是小愛的信用卡曾連續出現推遲還款的情況。無奈,原本打算購買在自己名下的房產,只得暫時寫老公名下,以后再想辦法過戶。“以前對信用卡消費沒概念,總覺著對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經過這次算是明白了,信用卡消費的不僅是錢,也是信用!”這件事讓小愛感慨良多。
其實,信用卡消費產生不良信用記錄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引來銀行的高利息追償,一些惡意透支的行為甚至還會觸犯法律。在網絡上,有很多因為信用卡惡意透支而付出高額利息甚至被追究法律責任的新聞也給信用卡持卡人敲響了警鐘。2006年1月,南京市民張超(化名)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費了7884元,在此后的時間里,張超一直未能將欠款還給銀行,而銀行方面也沒有給張超寄送過對賬單或是催款通知單。然而2008年,張超卻收到了法院的傳票。法院告訴張超,因為超期沒有還款,銀行已經把他起訴了。更令張超吃驚的是,銀行要求張超除償還本金7884元外,還要支付滯納金及利息27594元,共計35478元。銀行兩年期存款年利率不過4.68%,兩年期貸款年利率是7.56%,信用卡欠款兩年居然能翻數倍!這樣的“利滾利”著實讓張超嚇了一跳。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他聘請了律師。
但據一家知名股份制銀行的信用卡部人士介紹,目前各銀行均是按央行在1999年3月1日起施行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收取利息,“利息是每日萬分之五,也就是年息18.25%。刷卡消費過了免息期,以及通過ATM透支取款,銀行就會收取”。至于“滯納金”,則是按欠款的5%,最低10元計算,時間是按期結算,下一期計算時照前面的“利滾利”。舉例來說,頭一期欠款1萬元,最低還款額是1000元。如果持卡人沒還,1萬元先按日息萬分之五收利息,1000元按5%收一期滯納金;到了下一期還沒還,則前面這些統統算做欠款“滾”復利。由此看來,張超也只能吃啞巴虧了。
信用卡透支利弊你知道多少?
信用卡是一種由銀行或信用卡公司簽發,證明持卡人信譽良好,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服務場所消費或在各地的金融機構取現,辦理結算的信用憑證和支付工具。從上面這個定義可以看到,信用卡是一種信用憑證,是基于持卡人信譽良好前提下的一種支付工具。
其實,信用卡透支分為信用卡善意透支和信用卡惡意透支,兩種情況不一樣。
信用卡善意透支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在發卡銀行帳戶上資金不足或者已無資金時,根據發卡銀行的《信用卡章程》或者得到發卡銀行的批準,超過自己的信用卡帳戶內資金余額支取款項,并且在規定的時間內歸還本息。
善意透支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兩個基本條件:1、在發卡銀行《信用卡章程》規定的或者發卡銀行授權的限額內。根據我國各主要商業銀行《信用卡章程》的有關規定,透支限額一般按照信用卡的不同種類規定為1萬元、5000元、1000元不等。我國商業銀行發行的信用卡透支限額比西方發達國家低得多,信用卡消費信貸功能不強,這與我國個人信用制度不發達有關,也是商業銀行為避免惡意透支風險的不得已的做法。2、在規定的時間內歸還本息。我國各商業銀行將歸還本息的期限規定為1個月。信用卡善意透支實質上是持卡人向發卡銀行借款,發卡銀行向持卡人提供信貸服務,屬于合法的行為,自然不構成犯罪。
信用卡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惡意透支都屬于違約行為,需依照信用卡領用合同承擔違約責任。
惡意透支行為包括兩種基本行為方式:一是超過規定限額透支,即超過信用卡章程的規定或者發卡銀行的允許透支。二是超過規定期限透支,即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歸還本息。一般來說,信用卡惡意透支行為,將在發卡銀行留下不良的信用記錄,影響持卡人的個人信用。
透支取現是銀行為持卡人提供的小額現金借款,在您急需時助您靈活調度資金。通俗的講就是你拿著銀行給你的信用卡通過銀行柜臺或是ATM機取現金出來用的一種借款形式。如果是在商場消費,拿信用卡直接刷卡的叫透支消費(有免息期)。透支取現的額度根據您用卡情況設定,不同銀行的取現標準是不一樣的,最低的是不超過信用額度的30%,最高的有信用額度的100%都可以取出來。
除取現手續費外(各銀行取現手續費不一),境內外透支取現還須支付利息,不享受免息待遇。透支可隨借隨還,按日計息,日利率萬分之五;不透支不計息,當日透支當日還款亦不計息,透支多少天算多少天利息。
但相比較借記卡(儲蓄卡)和準貸記卡,信用卡透支取現的成本是最高的。因為信用卡透支取現是不享有免息期的,從透支取現這一天起就按透支金額的萬分之五來計算每日的利息。同時信用卡取現還要按交易金額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所以持卡人不要養成用信用卡透支取現的習慣,信用卡的這一功能主要是滿持卡人緊急情況下使用現金的需要。
信用不良成貸款買房“絆腳石”
在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信用卡持卡人的生活中,信用記錄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購房貸款方面。前不久前,就職于蘭州某事業單位的成偉準備貸款買房,滿懷欣喜的辦理貸款按揭手續時卻被銀行告知其個人信用不佳,銀行拒絕向他發放貸款。四處求證原因后發現,他曾于三年前辦理過信用卡業務,初時不懂事,刷卡透支金額較多還曾經連續幾個月逾期還款,至今還有一筆拖欠透支過久的不良記錄。成偉這才恍然大悟,沒想到年輕時胡亂刷卡的后果卻成為現在阻礙其辦理貸款的“罪魁禍首”。
相關業內人士指出,早在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就已開始啟用并逐步升級完善,現在全國范圍內的各銀行都已進行聯網,如果銀行信用卡客戶或借款人惡意拖欠錢款、透支不還,還款記錄不良等將會被記錄在數據庫中。屆時,該客戶如若想進行貸款買房、購車或辦理信用卡等事宜,將很有可能會被各家銀行作為“污點分子”而拒絕批準貸款。
2008年5月,銀監會向全國各大銀行下發了《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加強銀行卡發卡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這也是銀監會針對個人信用卡問題首次下發的相關通知。足可見繼07年房地產金融市場宏觀調控過后,政府對貸款前個人信用記錄的重視程度以及控制防范貸款新一輪風險出現的細心判斷。其實,個人信用卡業務屬于銀行小額貸款范疇,因為發卡范圍廣、各行各業用卡人員較雜,所以很難掌控其風險。而由政府出面出臺相關政策,可以很好的遏制商業銀行信用卡循環信用業務環節中存在的較大隱患風險,同時也是對信用卡使用者的一次很好警告,注意保持個人信用的良好記錄。
其實,許多信用卡使用者及借款人并沒有培養良好的個人信用意識,同時對個人信用也缺乏了解才會造成拖欠或者逾期不還的情況發生,長此以往就會在個人信用記錄里留下不良記錄,所以保持良好個人信譽十分重要。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良好的個人信用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重要伙伴”,它除了在辦理貸款、各種信用卡時起到作用,還能在個人擔保、求職、租房、購物中發揮優勢,成為人們最好的形象代言。
在未來個人信用將與生活息息相關
2013年10月,央行征信中心發布公告稱,個人通過互聯網查詢本人信用報告的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從2013年10月28日起,除了江蘇、四川、重慶3個早期試點地區,山東、北京、遼寧、湖南、廣西、廣東6省(市)居民也可以自助查詢個人信用記錄了。很明顯,中國正在逐步構建一套動態的、準確的信用體系。隨著個人信用報告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其作用正向客戶資信調查、個人求職應聘、房屋租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資格審查、出國簽證審核、民間經濟活動等領域擴展。
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個人信用情況將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一旦你的信用記錄非常差,那后果將不堪設想。怎么個不堪設想?看看在個人信用體系比較完善的美國就知道了。
在美國,個人求職,企業會參考你的個人信用記錄,如果差的話,薪資待遇受損還是其次,能找到養家糊口的工作就不錯了;而想自己開公司?更甭想了,信用差誰信你;美國租房住旅店是跟個人信用密切聯系的,如果信用不好睡大街的可能性非常高。當然你可以全款買房?。桓夥恳粯樱廛囃瑯訏煦^信用,當然也甭想按揭買車了,要么全款買要么老實坐公交地鐵;很明顯,信用差,無法按揭貸款,就連優惠的手機合約計劃都與你無緣;都知道美國亞馬遜之類的網站價格優惠,但是你要是信用差,估計人家會把你列入黑名單;信用差,機票也不給你預定,還好美國沒有春運,不然真是欲哭無淚啊;雖然美國人找伴侶時不會刻意看信用報告,但信用好壞也會影響擇偶的,所以,信用差可能“孤獨一生”;孤獨終生的你,臨終時可能也不得“善終”,因為“相關機構”也會調取你的信用記錄。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位美國商人感嘆:一個人可以失去財富、失去職業、失去機會,但萬萬不可失去信譽。所以,講誠信,從現在開始!
其實,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普遍對個人信用沒什么概念,所以才會養成任意刷卡消費的壞習慣,卡刷的多了又不能及時繳還上,時間長了自然是惡性循環。要想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信用卡借款人形成好的理財習慣很重要。如何理財?業內人士認為,信用卡借款人可以考慮自身收入狀況,消費預算,可支配的儲蓄等主要經濟指標以及包括工作閑暇程度,教育水平,健康計劃等一些在內的非經濟指標,合理分配手中財產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除此之外,在使用信用卡時也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到期按時進行還款,定期查詢信用記錄中的內容及時核對與糾正,以便累積自身信用財富以備日后貸款需求等。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