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南車長江公司株洲分公司易冉工作照 本人供圖
能吃苦、悟性高的秀氣電焊女孩
1982年,易冉出生在湖南株洲的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15歲的時候,初中畢業的易冉聽從父母的安排進入技校學習電焊專業。當時的易冉根本沒想過電焊是干什么的,也不敢想象自己今后會在電焊領域成為頂尖好手。
2000年8月,技校畢業的易冉來到株洲車輛廠的底架轉胎班從事電焊工作。“在學校的時候知道了什么是電焊工,但是直到走上工作崗位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工作。最初的體會就是臟、累、熱、燙,手臂和脖子經常酸痛難忍。”
易冉所在的底架轉胎班是車間里勞動強度最大、焊接量最大、工作條件最艱苦的班組,每人每天的焊接量是125米。時值盛夏,班組里的男同事都累得快要散架,瘦弱的易冉穿著寬松的工作服,每天汗水都要浸濕好幾遍。
但困難沒有嚇到這個倔強的女孩,在意識到自己效率很低,和優秀的同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之后,她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一定要成為一名技術高超的焊接技師。她開始沒日沒夜地學習,放棄所有的休息時間進行練習。其他電焊工從到車間實習到頂崗,需要三個月時間,而易冉只用了半個月。
“我曾擔心這么秀氣的女孩子難以忍受電焊工的辛苦,沒想到她悟性這么高,這么能吃苦。”當年易冉所在班組的班長歐清蓮現在還清楚地記得易冉在車間吃苦耐勞、揮汗如雨的情形。

中國南車長江公司株洲分公司易冉工作照 本人供圖
中國南車最年輕的電焊技師
半年的辛勞付出和努力,讓易冉成為了車間里初出茅廬的業務能手,被選派到電焊骨干集訓隊。在集訓隊里,易冉跟著湖南省技能大師楊衛東苦練技藝,最早一個來,最晚一個走。集訓隊的一年時間,易冉在焊接技能應用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而收獲的背后都是易冉辛勤的汗水。
終于,23歲時,易冉實現了5年前自己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立下的志向,成為了中國南車最年輕的電焊技師。
株洲市技能大師、湖南省技術能手……獲得諸多榮譽的易冉已經逐漸成長為無可爭議的技能拔尖人才。在中國南車試制新產品的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常常需要技師們通宵達旦,年輕的易冉再苦再累都從不退縮。
2012年,澳大利亞PN煤車的試制任務成為眾多技師的難關。車間同事想到了易冉,一個電話把在家里休假的她叫到生產現場。當時,所有在場的技師都琢磨不定,不敢動手。易冉仔細地詢問了情況后,果斷地調整電流140A、電弧電壓19V,用小月芽形的擺動手法開始焊接。連續作戰幾天后,焊接成果雙面成型均勻,完全符合外方監理的質量要求。
更可貴的,是易冉不僅自己技術好,還非常耐心地教導徒弟們。工作13年,她的徒弟已經遍布全車間。而她的徒弟們提起她,也感激不盡:“她用簡明易懂的語言將技術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們,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每一個榮譽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從中國南車最年輕的電焊技師到最年輕的高級電焊技師,易冉用短短8年就完成了這個蛻變。2009年9月,她撰寫的論文《運用ERP助推技能培訓》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中國培訓》發表。2009年年底,她又幸運地成為中國企業頂尖的國際焊接技師隊伍中的一員。
隨著易冉的技術日益純熟,遇到各類技能大賽,單位也常常指派她參加。2011年9月,易冉參加在德國呂內堡舉行的“嘉克杯”國際焊接大賽,一舉獲得唯一的特別獎。德方專家和評委對她的精湛技藝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國焊工的技能也由此被再次證明足以與國際最高水平媲美。
如今的易冉已經成為業內名人,但眾多榮譽、贊揚并沒有讓年輕的她忘記最初的方向。當不少人選擇“功成身退”到辦公室做個管理人員時,易冉仍是選擇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上。誰都能看出空調房要比車間舒適,出入辦公室起碼可以避開焊花的飛濺灼傷,可易冉的堅守始終如一。如今,她又擔任起了組裝車間女子焊工班班長,培養了一個又一個電焊高級技師,多年過去,她仍然像往常一樣,不忽略任何一個技術難題,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手把手地將自己的積累傳授給每一個和她一樣美麗又堅韌的女孩子,讓他們的青春可以同樣伴著焊花的飛舞而閃亮。
易冉把一個女孩青春中最美麗的13年,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她所鐘情的電焊事業。易冉說,每一個榮譽都是一個新的起點,鞭策著她將電焊之路走得更長、更寬。(中國青年網記者廖書曼)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