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家灣交警大隊聯扶日記
“真是舊貌換新顏,這里的變化還是非常大的。”站在阿干鎮坪嶺村村委會門口,龔家灣交警大隊隊長邊煒、教導員楊吉發幾乎異口同聲地這樣說道。透過一道鐵柵欄門,記者看到依山而建的兩層高的村委會辦公樓簡潔而明凈,院子中央圓形的小花壇中幾株青翠而挺拔,小院里打掃的干干凈凈。
或許是聽到了停車的聲音,坪嶺村支部書記劉成東熱情迎了出來,大家老熟人似地打起了招呼。走進村委會辦公室,大家聊起了村上的情況,主要內容都與村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村組道路硬化的怎么樣了?地基下陷的那戶村民新房子建的如何了?百合的長勢怎么樣?針對百合黃化病的藥用的效果如何?路燈的缺口有多大? ......
作為一村之主的劉成東向大家介紹了村上的變化以及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據他介紹,為了確保整村脫貧目標任務的完成,今年坪嶺村將發揮城郊優勢,扶持發展特色主導優勢產業,進一步壓縮傳統小麥、豆類等秋雜糧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力發展以百合、中藥材、雙壟溝播玉米為主的種植業,形成“一村多品”的模式,進一步提高貧困村群眾的種植業收入。
劉成東告訴記者,坪嶺村屬阿干鎮西山,主要以百合為主發展種植業,現有人口2000多人,耕地面積3000多畝,且都為山旱地,種植作物從以往的小麥、豆類逐漸向百合、中藥材轉變。“我們雖然人口不算太多,但村民居住都比較分散,而且大都在山上住,一方面是路不好,另一方面沒有路燈,大家出行很不方便,這兩聯扶政策好,聯扶單位也關心,我們的路算是修了一部分,我打算今年再修11.3公里的村組道路,然而給大家都裝上路燈,最起碼讓大家出行方便了,村容村貌也美了。”劉成東說。
說到路燈,龔家灣交警大隊為此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他們通過大隊募捐等多種方式籌集到了幾萬元愛心款,為自己的幫助村社購置了6盞路燈。當聯扶組一行來到幫扶的村社時,該社主任正在配合路燈安裝部門安裝路燈。“我們這里都是山路,村民們的房子也是在山上山下,為了盡量照顧到大家的出行,我們把六個安裝點選擇到了人員出行密集,照亮面積比較大的地方。你看像這盞燈,晚上一亮,這一片上下都亮了,人們出來進去不用再摸黑了。”該社長介紹說。龔家灣交警大隊長邊煒和教導員楊吉發還強調安裝人員一定要打好基礎,以安全為主,同時要保證燈的亮度和使用壽命。
在當天的聯扶工作中,龔家灣交警大隊還與坪嶺村簽訂了共建協議書。大家在為一個貧困村的整村脫貧而努力付出。(更多內容請點擊: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