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5月22日訊 昨日,蘭州市公安局召開新聞通報會,就蘭州市公安局將要對本市號牌核載9座以下載客汽車實行階段性單雙號限行措施,予以通報和介紹。據了解,從2014年5月25日開始至7月20日結束,共57天。在此期間,包括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調休日在內一律限行,每日具體限行時間為早晨7時至晚上20時。2014年7月21日起,單雙號限行結束,恢復執行原來的尾號限行規定(包括本市客運出租車在內)。單雙號限行措施實施期間,為保障市民群眾出行交通不受大的影響,警方還將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
重大節會賽事活動密集
據了解,從5月底開始,蘭州市將密集舉辦一系列重大節會和賽事活動。其中:5月27日至29日,將舉辦亞洲合作對話(ACD)—絲綢之路務實合作論壇;6月1日,將舉辦蘭州銀行杯第四屆國際馬拉松賽;6月15日至7月15日,將舉辦第四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7月6日至9日,將舉辦第二十屆蘭洽會開幕暨貿易洽談會、民企隴上行活動;7月15日至19日,將舉辦第二十屆蘭洽會商品貿易展銷會;7月19日,將舉辦第十三屆環青海湖自行車賽(蘭州段)。
可以說,從5月底到7月底,這兩個月蘭州市各項重大節會賽事活動十分密集,而當前,蘭州市軌道交通和上跨下穿等重大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全面開始施工,城區主次干道大面積、長時間開挖,導致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擁堵問題經常發生,交通壓力集中凸顯,形勢嚴峻,嚴重影響廣大市民正常工作和生活出行,市民群眾強烈要求,采取強力措施緩解交通擁堵。
單雙號限行57天 這些事項要注意
但是近期,上述重大節會賽事活動的密集舉辦,一方面會給蘭州市本來擁堵的交通帶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如果交通保障不到位,同時勢必影響上述重大節會賽事活動的順利舉辦和蘭州市對外良好的城市形象。為確保馬拉松、蘭洽會、環湖賽等一系列重大節會賽事活動順利舉辦和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安全暢通,市公安局決定,上述重大節會和賽事活動期間,中心城區道路實施單雙號限行措施。
此次單雙號限行的具體措施如下:
限行車型——僅限于核載不足9人的本市號牌小型及微型載客汽車,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和本市客運出租車除外。載貨汽車和9座以上載客汽車不受單雙號限制。
限行時間——從2014年5月25日開始,至7月20日結束,共57天。在此期間,包括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調休日在內一律限行,每日具體限行時間為早晨7時至晚上20時。2014年7月21日起,單雙號限行結束,恢復執行原來的尾號限行規定(包括本市客運出租車在內)。
限行區域——與目前尾號限行區域相同,即:東崗立交橋以西,南山路、工林路、蘭工坪路、晏家坪北路以北,武威路、敦煌路、七里河黃河大橋以東,黃河以南(含區間內各跨河橋梁)范圍內(含上述路段,南山路、工林路、蘭工坪路、晏家坪北路、武威路除外),以及北濱河路(雁灘大橋至七里河大橋)。
限行辦法——按機動車號牌尾數,單號單日通行,雙號雙日通行。同時,從2014年5月25日開始,對非本市號牌核載不足9人的載客汽車原高峰限行措施進行調整,取消3日內不受限制規定,即在上述限行區域內,每日交通高峰期間(7:30—9:00、11:00—12:30、17:00—19:30)一律禁止通行,此項措施單雙號限行結束后繼續長期執行。
管控措施——對于違反上述限行規定的行為,公安交警部門將通過非現場執法系統,依法監控取證并處罰處理。
取消外地車3日內不受限制規定
此次通告之所以取消了對外地號牌小、微型客車高峰限行原來實行的3日內不受限制的規定,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
首先是相當一部分本市居民駕駛外地號牌9座以下載客汽車,利用原來實行的3日內不受限制的政策規定,采取行駛3天停駛1天再行駛3天的方法鉆空子,這部分車輛逃避本市車輛尾號限行規定,利用外地車高峰限行政策漏洞,長期在中心城區道路行駛,對城區道路交通影響較大,對于本地號牌車輛來講很不公平,甚至引導本市部分居民也到外地掛牌。
其次是對于上述鉆空子的行為,公安交警部門監控管理方面也不好操作,查處難度較大。
最后是目前政策對于外地車只是高峰限行,每天限制僅僅5個半小時,基本保證了外地居民來蘭辦事的正常需求。
當然,對于上述這部分長期在中心城區道路行駛的外地號牌車輛,如果本人愿意將車輛戶籍轉回蘭州,并且符合國四標準等蘭州市機動車入戶條件的,警方可以為其提供便利,開辟綠色通道,歡迎轉入我市。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外地車輛轉入蘭州所需費用共計120元,其中號牌工本費100元,行駛證工本費15元,臨時號牌工本費5元。
相關新聞:
蘭州警方多舉措保暢通
大西北網訊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和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蘭州市公安局經過認真調研,制定了一系列緩解交通擁堵的措施:
首先是優化交通組織提升現有道路通行效能。警方準備,對南濱河路銀灘大橋下道路和南濱河路小西湖立交橋下等2處交通節點交通流向進行調整優化,對靜寧路北口十字西北角等4處交通瓶頸路段進行拓寬改造,對33條道路實行單向交通組織。其中麥積山路、甘南路等9組20條道路以對稱方式實施單向交通,形成局部微循環;火車站南路等7組13條道路以非對稱方式實施單向通行。上述33條道路中有27條道路目前即可實施,另外6條道路需等待施工結束后再行實施。同時,準備對南濱河中路、西津東西路和靜寧路、金昌路實施兩組大的區域交通循環,由于這幾條道路涉及城區交通咽喉地帶,影響重大,警方正在進行相關交通影響評價和綜合政策風險評估,需進一步調研論證后再行實施。
其次是強化科技建設提升智能交管水平。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交警支隊交通智能指揮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列入亞行貸款建設項目,目前已經進入項目招標階段。此項工作由亞行辦主導、交警支隊配合,爭取在2014年底前按期建設完工。
同時完善交通設施,著力提高交通信號指揮能力。對城區道路現有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燈、隔離護欄等道路交通信號設施進行專題調研,全面排摸存在問題和不足,研究制定具體整改完善方案,按照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全面完善城區道路交通信號設施,使其設置更加規范、科學、合理,目前正在落實經費。
另外是改革勤務機制,著力提升疏堵保暢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大隊、中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一線勤務的自主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時效性,規范明確目標責任,強化考核和獎罰激勵,切實提高民警、協警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責任感,充分挖掘一線管理潛力,不斷激發基層工作動力,實現更好管控效果。
五是完善工作機制,著力提升交通事故快處能力。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協調,抓緊出臺單純財產損失類交通事故的快處快賠機制,規范明確快速處理、快速理賠的具體要求和工作流程,消除事故雙方對于事故責任認定、理賠方面的后顧之憂,對拒不按規定撤離現場、影響交通的將依法處理,最大限度減少交通事故給交通暢通帶來的影響。
六是加強執法裝備,著力提升快速機動反應能力。在現有裝備基礎上,為各交警大隊再配備一批摩托車和折疊式自行車,為一線執勤民警、協警配齊配全對講機,加緊警車和警員衛星定位系統建設,實施扁平化指揮,全面增強勤務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最后是加強日常監督,著力減輕施工開挖對交通造成的影響。嚴格監督施工單位堅決落實軌道交通建設交通疏解方案,建立軌道交通建設期間應急交通管理協調機制,每兩周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現場研究,及時整改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影響交通的問題,特別是對施工單位交通疏解方案不落實,超范圍、超時限圍擋施工,只圍擋不施工,圍擋不科學等問題,將實施強行整改和處罰。鑒于上述7條措施涉及進一步調研論證和經費落實、招標采購等環節制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全部落實到位。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