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銷售點審批“縮水”
隨著2014年即將翻開第一頁,馬年春節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再過幾天,馬年鞭炮就將點捻兒,在蘭州市全面開展冬防治污的大背景下,做為蘭州市的各個街道對于煙花爆竹的管理又有哪些舉措和創新?昨日,記者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西站街道,為市民們揭開謎底。
審批銷售網點縮水
“去年西站轄區審批了20個煙花爆竹銷售網點,今年只有2個煙花銷售點,一切都是為了冬防治污”1月23日,西站街道黨工委何書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他說,街道目前正在開展春節煙花爆竹安全管理,通過嚴格控制煙花爆竹銷售網點數量、社區一把手上街宣傳,24小時巡查制度、與各社區簽訂目標責任書,全面推進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
崔震權是西站街道安監辦主任,從事安監工作已有5年,也是街道煙花爆竹安全負責人之一。當記者見到他時崔主任正在整理一厚沓大張煙花爆竹整治的宣傳公告。他批著公告上的舉報電話說:“安監、公安、工商各部門的舉報電話都有,市民發現無證煙花銷售點通過這些部門就可立即查處,這些宣傳公告全部發放各社區進行張貼宣傳”。在談到整治工作時,他欣慰地說,今年西站街道對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的審批量大量減少,按七里河區要求,西站街道涉及禁放路段的有三角線、西站西路、西津西路三個社區,今年對煙花爆竹銷售點增加了不少要求,比如與煤氣店要保持百米以上距離,不得布置在電力電纜井蓋上,避開高壓線等等。審批網點減少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爆竹銷售攤帶來了安全隱患,更主要是為了杜絕冬防治污有反彈情況。
街道加強安全管理
“目前,街道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煙花爆竹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并召開整治動員會,每個社區必須有3名網格員,并與冬防網格化相結合,24小時監控非法煙花爆竹銷售網點,一經發現先進行勸阻,不聽勸阻者網格員立即向安監、公安部門進行舉報,形成社區基層人員與各執法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西站街道辦主任魏世民告訴記者。他說,按規定零售網點存放煙花爆竹制品數量不超過20箱,每箱最大重量不得超過35公斤,凡超過此規定箱數的,均屬于非法儲存,一時發現要依法查處。街道在制定應急預案的同時,要求銷售網點內必須宣掛經營手續,有明確的安全提示標識,以及相關臺賬。
魏主任稱,下一階段,街道還將組織工商、派出所等部門嚴厲打擊各類非法生產經營活動,對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和燃放進行安全管理,堅決遏制煙花爆竹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禁放場所、禁放時段禁得住,不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重大火災和爆炸事故,重大危險源和零售網點、燃放點安全;不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重特大火災和爆炸事故;不因過度燃放煙花爆竹造成大氣污染”。
市民表示支持理解
崔主任稱,通過社區和街道不斷的宣傳與引導發現,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減少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不少市民的共識。家住三角線馬路的市民范某說:“已經有兩年沒有在立春、除夕、初一等好日子放鞭炮了,因為聲音實在太吵了,空氣也變得很差,而且留下的紙屑打掃麻煩。我只有回鄉下祭祖時才買一些。”家住西站東路的吳大媽也贊同在春節不放煙花爆竹,她說:“春節家人能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吃頓團圓飯就好了。我最多給孫子買幾個小鞭炮玩玩。”
為了減少煙花對環境的污染,記者發現今年蘭州的煙花更注重環保,煙花爆竹從大規格、豪華型向小規格、經濟型轉變。與往年主攻觀賞性不同,今年“環保”成了煙花爆竹的一大賣點。這類“環保煙花”采用環保型的原料和藥劑,使用了新的材料替代紙筒做發射管,性能比紙筒更好,但因為新型材料目前只用于做小口徑煙花,因此威力比較小,煙霧也比較小。
(更多內容請點擊大西北網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n/qilihe/)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