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近年來,不少居民選擇在自家陽臺種菜、養花之舉得到稱贊,并一再被效仿。然而,在七里河區秀川新村小區內,這樣的做法卻遭到“反對”。原來在秀川新村小區的大片公共空地上冒出了不少“私家花園”,住戶們紛紛對小區空地“圈地”改造,種菜,種花,養雞、養鴿子隨處見,一再引發鄰里矛盾。居民稱,把小區公共用地變成“私家花園”,直接影響了小區整體環境。
小區大門沒有、單元防盜門也沒有、樓道又臟又黑;想健身,沒有健身器材、想停車,沒有停車位……如今,“老態龍鐘”的七里河區秀川新村小區讓住在這里的居民很是心煩意亂。可就在這一個個問題沒有解決的同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秀川新村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屬于蘭州市七里河區最早的城市小區之一,樓宇總數28棟。那時,住在這里的人們,是被人羨慕的對象。但是,隨著城市進程發展,這個曾經很是風光、體面的小區不再風光。如今它的基礎設施老化嚴重,路面坑洼不平、下水管網未接入市政管網,直排進南河道。而最為糟糕的是,小區原本的綠化地帶由于長久缺失打理,漸漸變成了黃土地。
昨日,當記者走進秀川新村小區時,發現不少住家戶將小區空地分割了,每戶圈地的人家都用木板等簡易物品圈出“自留地”。仔細一看,這些“自留地”里的內容豐富多彩。只見一位大爺半蹲著身體,正給“自留地”里養的雞喂食,爭搶食物的雞拍打著翅膀,咯咯的鳴叫著。這位大爺告訴記者,退休在家很無聊,閑著也是閑著,就從市場上買了雞仔回來,在這里飼養。不僅可以打發時間,家里吃雞蛋也方便了。大爺不好意思的解釋到,其實起初他也不想養,也不贊同這種行為,總覺得這是小區的公地,主要還是效仿了小區里其他最初圈地的住戶。大爺嚴明,起初小區空地上沒有綠化,一些住戶覺得空地閑著也是閑著,就開始進行圈地,開始種起蔬菜來,并認為種菜的主要目的是綠化,種上菜既實惠又綠化了小區。漸漸的,許多居民覺得這是一種很普遍的行為,見怪不怪,紛紛效仿起來,不過“圈地”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漸漸的這塊空地的管理更加的難。
一位沒有“自留地”的居民抱怨到,在她家周圍就有很多“自留地”,有人養雞、有人種菜,冬天還好,就是“自留地”里雞吵了點,影響正常休息,可一到夏天,“自留地”里動物糞便的味道、種菜噴灑的農藥等散發的味道真是難聞。就為這事,沒少和周邊有“自留地”的居民爭吵,吵著吵著,如今大家見面,總是怒目相對,關系繼續惡化。
采訪中,不少居民紛紛認為,小區的空地是公共用地,更應該用來綠化,而不應該由個人搞“圈地運動”。(更多內容請關注大西北網七里河頻道: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n/qilihe/)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