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者采訪中,不管是當地的居民群眾還是熟悉路況的駕駛員都表示,完善道路設施,在合理位置設置防撞墻或緩沖設施,最大程度地消除蘭臨高速出口的“魔咒”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這一路段上經常有失控的車輛沖下來造成惡性事故,我在這兒也有幾年了,幾乎年年都能看到或聽到有事故發生。作為外行人我認為,最起碼應該在高速路合理的地方設置個防撞緩沖的設施,讓失控的車輛有個緊急的制動措施,否則總是這樣沖到市區引發大事故,真的又害人又傷財。”提起蘭臨高速北出口到市區這段路,在國道212線公路邊經營商鋪的劉先生如是說。與劉先生持相同看法的唐師傅已經有20多年的駕齡了,因做長途運輸的營生,他隔三岔五便得往返于蘭臨高速路上。天天在蘭臨高速公路上跑,自然對這條路的路況比較熟悉。“從七道梁隧道開始,往北進蘭州市區一直是下坡路,大車尤其是重車長時間走下坡路,稍微一大意就會發生意外,對不熟悉路況的司機,根本不知提防,那不出事才怪。”唐師傅在分析了路況后說,“從這么多年的跑車情況來看,我覺得這個路修的有問題,設施設計不合理才會導致事故多發,相關部門也應該重視此事,及早完善設施,解決道路彎多坡陡沒有失控車輛緩沖區的弊端。”
就此,記者采訪了負責南大門北出口區域交通的龔家灣交警大隊。就蘭臨高速上大貨車屢屢因剎車失靈而失控造成事故的問題,龔家灣交警大隊也很提出了一些建議。首先是建設緊急避險車道。在蘭臨高速0公里至7公里路段增設1到2處緊急避險車道,給失控車輛在沖出高速沖入市區前提供最后的避險路徑和方式。其次治理超載行為,該高速路段責任治超部門應加大治超工作力度,提前在蘭臨高速進入蘭州段入口路段逐車檢查和消除大貨車超載現象,減少此類交通事故因超載行為頻繁使用制動對相關機件的磨損,從技術上保證該類車輛的正常操作效能,盡量避免車輛制動系統出現失靈現象,從而在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此類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第三,建立預警機制。高速公路行政管理、路政稽查、發卡收費、交通管理等部門應在該交通安全隱患路段的起點附近設立固定告知點,派駐足夠人員輪班值守,實行24小時全天候無縫隙告知預警制度,對經過的此類大貨車逐車告知、提醒、警示、檢查,提高司乘人員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和警覺性,消除極易導致發生交通事故的各種違法行為和潛在隱患。第四是建設三級防撞墻,在高速出口0公里處至以北1公里市區路段,利用道路兩側的馬路道牙和道路中間的環形綠化隔離帶,采用堅固耐用的防撞材料,配合南出口的環境形象整治改造,建設3道防撞墻,在最短的路線范圍內阻擋該類失控車輛的任意沖撞,防止失控車輛對此路段各條車道上正常行駛的車輛、路過的行人以及馬路兩側的居民小區及各類建筑、設施里的人員財物造成意外的損害。
“此危險路段成為迫在眉睫需要徹底治理和根除的交通安全隱患路段,如果不在短期內盡快整改消除,還將會發生類似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還將會繼續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位長期工作在該路段的交通警察如是說。(更多內容請點擊: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