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原本幾乎寸草不生的荒涼貧瘠的山坡上,半年時間能建造成一個什么樣呢?碧桂園·蘭州新城卻在這個問題上給蘭州地產界,甚至全國地產界給出了一個神話般的奇跡。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在碧桂園·蘭州新城半年時間的建設中,在青白石的荒山上建起了一個世外桃源。
紅花、綠草、青山、碧水、洋房,只要來到已經建成的占地500多畝的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展示區,人們除了流連忘返之外,更多的是驚嘆!
因為在這里,短短半年時間的建設,創造了碧桂園乃至全國地產界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建設土方挖掘平整量最大、開放展示區面積最大、單盤單日銷售量最多等一系列之最。
那么,奇跡又是如何誕生的呢?對此,我們專門走訪了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建設者們,了解了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建設奇跡。
4000人奮戰青白石
沿著鹽什公路一路前行,記者一行來到碧桂園·蘭州新城建設項目部。
在山腳下,被平整出來的項目部區域內,一排排簡易的臨時彩鋼房整齊地排列著。在院內停靠的數十輛灑水車不停地往返穿梭于建設工地,進行降塵作業。
在項目部,記者見到了碧桂園·蘭州新城主管項目建設的相關負責人。來自河北廊坊的他,從碧桂園·蘭州新城開始挖下第一鍬土開始,就一直堅守在施工工地上,可謂是親身見證和經歷了碧桂園·蘭州新城從無到有,從荒山到綠洲,以及碧桂園·蘭州新城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跡。
“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建設從今年3月中旬正式開工,到5月中旬開始打樁建設展示區,再到10月正式開售,這是其他建設工程趕不上的一個進度。而且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碧桂園·蘭州新城所取得的成績也是對奮戰在這片土地上的建設者們的一種肯定。”相關負責人說:“在這半年時間的建設中,高峰期有4000多人奮戰在建設一線,包括挖掘機、推土機、裝載車等大小車輛多達1200輛。這些建設者們來自全國各地,主要以來自廣東、四川、河南、新疆、沈陽的建設者為主,同時還包括蘭州本地的七建、三建、市二建的建設者。”
挖出1800萬立方土
在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建設過程中,要在一座座荒蕪的山溝中進行一座全新城市的改造,對于建設者們而言,最大的困難無疑是大面積的土方平整。
相關負責人說:“剛開始施工時,我們要對落差達100多米的山頭進行削山填溝,其土方量之大是碧桂園所有項目中沒有遇到的,在全國的房地產項目建設中也是罕見的。在目前的一期建設中我們已經挖掘了土方量達到1800萬立方。而在全國其他的項目建設中,土方量在200萬到300萬立方的建設都屬于大工程。”
一個簡單的比較或許可以讓人們更多地明白這一數據概念。據了解,如果在城市修建一棟30層的高樓,一般的土方量在四五萬立方左右,也就是說,碧桂園·蘭州新城的一期建設所挖掘的土方量,相當于在市區建設近400棟30層的高樓大廈。
相關負責人笑著告訴記者:“碧桂園·蘭州新城一期建設的土方量這在全國都是最大的,要想突破這一數據,也就只能是碧桂園·蘭州新城的二期建設了。”
在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建設中,建設者們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三通一平。一平,就是對土方的平整。三通則是通水、通電、通路。相關負責人說:“在我們建設之初,真正是沒水、沒電、沒路。在半年的時間里,在保障施工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我們對進入建設工地的鹽什公路進行了加寬改造,通過各方協調,遷走了工地上方的5條11萬伏的高壓線,花費了200多萬專門從黃河引水上來。”
如今,站立在碧桂園·蘭州新城,呈現在眼前的一片不可思議的綠洲和一棟棟嶄新的別墅,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原先荒蕪的山頭。據了解,在碧桂園·蘭州新城一期的建設占地1800畝,其中綠地面積就達1000畝,真正實現了一座城市綠洲。
相關負責人說:“在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建設之初,便啟用了擁有20多年園林綠化經驗的專業公司來對碧桂園·蘭州新城進行設計,從高爾夫體育公園到江南園林水系,并且專門從南方運送來很多植被,包括銀杏、雪松、薰衣草等,不僅給人們一種大手筆的震撼,而且在一些小細節上凸顯出一種精雕細琢之美。讓將來住在這里的每一家人都能擁有一片獨特視角的不同綠洲。到目前為止,投資1億的綠化已經完成并交付使用,讓碧桂園·蘭州新城和周邊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來到這里的人頓時感到豁然開朗,真正就像一座世外桃源。
建設者的酸甜苦辣
半年時間里,正是有無數的建設者們默默地奉獻,以及不斷挑戰身體”極限“的堅韌,才造就了碧桂園·蘭州新城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作為項目建設負責人之一的相關負責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記者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真實故事。
相關負責人說:”碧桂園·蘭州新城建設項目部其實早在2012年11月便成立了,雖然成立了項目部,但并沒有在蘭州實地工作,而是一直在總部進行遙控演練。雖然對碧桂園·蘭州新城早已有了應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但在今年正式進駐工地,開工建設時,惡劣的條件還是讓我們大吃一驚。高低起伏的荒山上,一起風便是黃土漫天,嘴里、鼻子全是土,鞋子從來不擦。為了在施工中盡量降塵,灑水車不斷地在進行作業,最后又弄的一身泥。就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每天工作16個小時,吃住全在山上搭建的臨時辦公室。中午累了,就把圖紙鋪到地上稍微瞇一會兒。“而發生在相關負責人身上的一件事,或許更能形象地詮釋碧桂園·蘭州新城的建設者們為之所付出的艱辛。
作為碧桂園·蘭州新城項目建設負責人之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到任務之后,便帶著自己已經有身孕的妻子來到蘭州。3月21日,對于相關負責人而言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
當時,由于項目建設剛剛啟動,作為相關負責人一直忙碌在建設工地上。而這一天,懷有身孕的妻子突然出現臨產征兆,需要作為丈夫的相關負責人簽字進產房,便急忙給他打電話,但由于相關負責人身處施工工地沒有信號,一直未能聯系到他本人。在萬般無奈之下,相關負責人的妻子只好自己簽字進了產房,并順利地生下一個兒子。雖然有了兒子降生的巨大喜悅,但對于相關負責人來說,作為丈夫、作為父親,未能在妻子臨產、兒子出生之際,守候在她們身邊,無疑是心中永遠的愧疚。記者 俞晨元 李鵬 王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