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批價高為什么批不倒星巴克
從“咖啡風波”來看,要讓網友不以異樣的目光看待,央視恐怕還得加把勁。當然,網友也應就事論事,不能把任何事情都混為一談。
近日,央視痛批星巴克在中國賣高價咖啡,利潤率遠高于歐美市場。結果此舉不僅未贏得公眾喝彩,反倒招致網友質疑,甚至還有人特地去排隊買咖啡表示支持。許多人之所以站在星巴克這邊,有人是覺得央視相關報道小題大做,有人是批評央視報道缺乏財務知識,還有人是認為央視是在選擇性報道。網友的這些說法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比如,一杯咖啡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定價并不能簡單對比,而要具體看原材料成本、運營成本以及物價等綜合因素。又如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只要不是壟斷性產品,市場主體理當擁有一定的自由定價權。從實際情形看,星巴克咖啡在中國的價格并不是最高的,稍微上點檔次的咖啡館、餐廳,一杯分量比星巴克少的咖啡價格大致都在40元以上。
其實,這場風波的形成,應源自一種共同的心理原因,即網友們認為央視是戴著有色眼鏡來報道星巴克的。例如,有人把央視對麥當勞、蘋果公司等洋產品的負面報道串在一起,批評央視相關報道出于“別有用心”的策劃。如果說央視的相關報道是戴著有色眼鏡,那么可以說,網友的部分批評也不無偏頗。
事實上,就算網友的質疑有一定道理,也不能否認央視報道的正當性。平心而論,央視曾對哪些洋產品進行監督報道,或者未能及時介入報道哪些社會現象,都不該成為它有無資格批評星巴克的理由。既然星巴克在中國的價格與其他地區存在差別,媒體自然可以提出質疑,哪怕報道本身存在漏洞,顯得不那么專業,輿論監督對象也有必要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進行回應和解釋。
從這角度看,問題就比較清楚了。在這件事情上,央視和部分網友都陷入了過于主觀化看待事物的陷阱。不可否認,央視在既往不少報道上存在這種傾向和立場,而這難免給網友帶來根深蒂固的印象,進而對央視報道活動一律進行刻板化的解讀。
因此,面對這起星巴克報道風波,關鍵或許不在于央視能否進行批評報道,而在于網友對央視怎么看。這場“咖啡風波”表明,若要避免類似爭議,央視應更加追求專業化立場,致力于提高客觀、公正的媒體形象。只不過,央視的形象是否有所改變,最終還要看公眾如何評判。從這起事件來看,要讓網友不以異樣的目光看待,央視恐怕還得加把勁。當然,網友也應就事論事,不能把任何事情都混為一談。
京華時報:批價高為什么批不倒星巴克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1022/c1003-23286751.html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