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保障農民財產權益中國5日首次將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農村土地制度關乎農村的根本穩定,也關乎中國的長遠發展,其核心是要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底線是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專家們認為,這是中國保證農村地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
首次提出“潛在增長率”
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潛在增長率”這一概念。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決策層將致力于在經濟增長中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專家認為,潛在增長率是一個長期供給概念,它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所有生產要素在最優配置情況下能達到的最大增長率。這些要素包括人力資源、自然資源,也包括技術、管理、制度安排和經濟政策。
據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強調,過去五年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決策部署“完全正確”。
溫家寶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面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持續低迷的嚴峻挑戰,中央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有效避免了現代化進程因巨大的外部沖擊而出現大的波折,實踐證明這些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
人們注意到,過去五年,“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溫家寶回顧本屆政府工作時的重要內容。
“這場危機來勢之猛、擴散之快、影響之深,百年罕見。”溫家寶說,我們沉著應對,及時果斷調整宏觀調控著力點,出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全面實施一攬子計劃。他特別提到,兩年新增4萬億元投資,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26萬億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自主創新等方面建設和災后恢復重建。“(這)對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已經并將繼續造福億萬人民。”溫家寶說。
溫家寶說,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最嚴重時,本屆政府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財政政策工具,增加政府支出,實行結構性減稅;有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根據宏觀經濟走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政策力度,適時退出刺激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溫家寶指出,這五年,我國宏觀經濟總體上保持增速平穩較快、物價相對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于平衡的良好態勢,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顯著高于同期全球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速,通貨膨脹率遠低于其他新興經濟體。我國經濟穩定,充滿活力。
經濟發展保持經濟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溫家寶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過去五年,我們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
溫家寶說,五年來,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26.6萬億元增加到51.9萬億元,躍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財政收入從5.1萬億元增加到11.7萬億元;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87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8%、9.9%;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成就,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等實現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奪取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強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嚴重自然災害和災后恢復重建重大勝利。
保障民生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歷史性巨大成就溫家寶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過去五年,我國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溫家寶說,我們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提高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水平,五年累計投入就業專項資金1973億元,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2800萬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30萬人,保持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制度全覆蓋,各項養老保險參保達到7.9億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04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現在的1721元。妥善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困難企業職工、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社會保險等問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民基本醫保體系初步形成,各項醫療保險參保超過13億人,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并在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國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歲。健全城鄉居民低保、醫療、教育、法律等救助制度,改革完善孤兒保障、流浪兒童救助保護、農村五保供養制度。頒布實施新的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依法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建立健全城鎮保障性住房制度,覆蓋面逐步擴大,2012年底已達到12.5%。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歷史性的巨大成就。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發揮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