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彭家坪、龔家灣沿途群眾出行難的問題,蘭州市于2012年6月特別在105路公交線路上增加了5輛公交車,并將該線路從龔家灣延伸到了彭家坪鎮。但在加車延線后,105路難
坐的現象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尤其是高峰時段,兩頭坐車難不說,從彭家坪方向開往西關十字時,基本到楊家橋就已經站滿了乘客,從楊家橋到機車廠的四站路基本都會被甩站。”作為老龔家灣人,郭先生對此已經非常了解了。
有著近十萬人口的龔家灣和兩萬多人口的彭家坪鎮,只有105路一條通往西關十字的公交線路。也就是說25輛公交車要承載十多萬人“進城”重任,它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嗎?記者與在該線路上開了十多年公交車的幾位司機聊了聊,他們每天在這條線路上跑,應該最清楚情況了。
“加了5輛車,延了四站路,說起來和沒加一個樣,甚至還不如沒加車以前。”一位在該線路上開了十年車的司機師傅坦言。他告訴記者,最早以前,105路只開到龔家灣十字,線路只有9公里多,轄區也沒有太多的人。而如今,一過武威路,馬路兩邊全是新起的高層住宅樓,人們開始往龔家灣涌。再加上延線后,幾所大學的學生、高新區產業園區的上班族以及彭家坪鎮出行的群眾,現有的25輛車根本無法滿足高峰時段群眾的出行。
“很多時候,我們到楊家橋,人就上不去了。沿途只能甩站,有時候乘客投訴,我們只能硬著頭皮把車停下來,讓大家往上擠,可有些人擠不上來就罵人,甚至堵車。”對于運力不足而造成的乘車難的問題,一位司機如是說。“前兩天我開車到甘農廠時,前門口人多的實在開不了門了,可車下一位等車的老人不愿意了,他直接堵在車前五六分鐘不讓走。車下等車的人實在看不過去,硬把老人給拉開了,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也很無奈。”司機魏師傅說。
面對守著公交坐不上車的問題,沿途一些居民不禁問道:“加車延線,從根本上就沒有解決我們出行難的問題,我們的出行到底該怎么辦?”“按理說,現在應該是出行人數最少的時候,因為沿途的三所大學、四所中學、三所小學的學生都已經放寒假了,這就無形中減少了幾萬人,可105還是這么難坐,只能說明一個問題,105的車太少,應該考慮再加幾輛車。另外,也應該在308上裝上刷卡機,把從龔家灣到西站的乘客分流一下,這樣一來,我們的出行難題應該會得到緩解。”龔家灣的老居民吳先生如是說。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