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關愛的承諾,也是一次愛的踐行,這更是一次愛的啟迪和對愛的重新感知。自去年12月12日“傳承大愛傳遞溫暖”活動開展以來,一個月時間內就募集到100多萬元的愛心物資和善款。為我省岷縣災區和甘南山區的孩子們送去了棉衣棉被、文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梳理這次活動,我們所收獲的豈止只有這些物資,那分明都是一顆顆對生活、對他人充滿善良和愛的心。“傳承大愛傳遞溫暖”活動雖然要告一段落了,但我們的愛心之旅卻剛剛啟程。
>>>愛的承諾
“傳承大愛”——請與我同行!
對愛的承諾,我們不能忘記“最美夫婦”李成環和龔大錟。
去年12月4日,和丈夫龔大錟一起為青海玉樹災區孩子送棉鞋歸來途中的新娘李成環,因為一場意外車禍離我們而去。此旅,是源于他們對災區孩子們的承諾。
12月12日,《蘭州晨報》再次凸顯作為我省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第一時間聯合城關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和每日甘肅網,呼吁社會各界,將對“最美夫婦”的這份感動化作行動,繼續為需要幫助的孩子送去溫暖。一時間“如果您所在團體或是個人有意捐贈,那就請盡快與我們聯系……”這句飽含愛的話語在蘭州上空飛揚,無數顆愛心隨之匯聚。
也就在此時,依然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龔大錟第一時間通過《蘭州晨報》發出愛心倡議:“‘傳承大愛傳遞溫暖’——請與我同行!”這仍是對災區孩子的承諾——愛的承諾。
“愛,就是付出,不需要理由。” “用一份愛心傳遞溫暖,以無私的愛昭示著人間最美的良知。”經過本報連續報道,“最美夫婦”李成環、龔大錟的事跡感動整個社會。
人們知道了一個有關“愛的承諾”的故事,更知道了自己心中那份愛的承諾。有了這些愛和承諾,我們有理由相信,愛心之路永遠不會有終點;我們也更有理由相信,無論時代如何發展,人間的真愛其實很簡單,它就藏在你我他每一個人的心間。
倡議發出第二天,社會各界就紛紛響應。城關區文明辦下發通知,號召全區組織盡其所能參與活動。與此同時,作為今年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評選活動在甘唯一合作媒體,本報及時推薦“最美夫婦”候選2012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讓整個社會知道愛的承諾,并和我們一道行動“傳承大愛傳遞溫暖”!
>>>愛的踐行
溫暖是愛最大的力量
去年12月12日上午9時,看到報紙后半小時,高正鵬老人來到了報社,他為孩子們送來了200元錢。“雖然錢不多,但也能為災區的孩子添置一件棉衣,給他們送去一點溫暖。”13日,84歲高齡老人于天一和83歲的老伴周淑華“為孩子們拿出我們的一點心意”,相互攙扶著,冒著嚴寒送來100元錢;14日,待業在家的王女士為孩子們捐贈1000元錢,這是她省吃儉用省下的,自己雖待業在家,靠丈夫打工養家,但她覺得這些孩子更需要幫助;17日,75歲的張大媽第二次來到報社捐贈,只因天氣忽然降溫,老人說:“我覺得心里不踏實,想著能多捐就多捐點”;18日,從西固坐公交車趕來的王風靈女士為孩子們送來衣物,有一條毛褲還是她親手織的;19日上午,在蘭州軍區工作的牟國云先生和妻子花2萬元,為孩子們精心挑選了200條高檔羊絨褲,也是個人捐贈物資中數量最多的一位捐贈者;20日,每個人被一份來自天津的愛心所感動,趙先生從捐贈活動開始第一天就密切關注此次活動,從天津為孩子們買了50件棉衣,裝了滿滿四大箱托運至蘭州;不畏雪后寒風料峭,城關區市政工程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一早來到報社,送來32件嶄新厚實的羽絨服;城關區統計局給孩子們送來最美的新年禮物;帶著全區殘疾人的一片關愛,殘聯負責人說這些愛心衣物具有心靈溝通的“暖意”;而發動全區64所學校全部行動,城關區教育系統更是為孩子們籌集了4028件過冬衣物和4.3萬余件嶄新文具……
這樣的名單我們還能列出很長,此刻每個愛心人士的名字依然溫暖著我們,他們真摯的情感和對愛的踐行感動著我們。每一天,我們都能接到這些在寒風中洋溢著溫暖的物資;每一天,我們都能看到一幕幕愛心接力在城關區24個街道中動情上演。一件件棉衣、一雙雙棉鞋讓災區的孩子們這個冬天不再寒冷,一盒盒彩筆送給孩子們描繪心中美好的生活;每一天,我們都用實際行動踐行真愛,讓溫暖在此間傳遞,真情在此刻彰顯。
>>>愛的啟迪
孩子們接受愛、也會傳遞愛
“傳承大愛傳遞溫暖”活動中,始終活躍著孩子們的身影,這次愛心之旅無疑是給祖國的未來上了一堂最生動的“愛的啟迪”的人生課,而他們交出的答卷也讓我們感動。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更多的真愛、更多的正能量。
去年12月19日下午,紅山鐵路幼兒園的老師送來了全校師生的心意,除了物資,還有許多孩子的寄語:“愿我們大家一起,快樂健康成長。”“祝小朋友快快長大,我們一起建設家園”……每一張紙條,每一句祝愿,每一個稚嫩的字跡,無不表達著孩子們對山區孩子的關切和友愛。
在岷縣,當地孩子們接到這一張張寫滿祝福的字條時,比接到棉衣棉被更高興,他們眼中閃動的那份光亮傳遞著一個信念:“我們不但是愛的接受者,更要成為愛的踐行者。”錄沙小學8歲的包彩霞捧著愛心禮物說。“有了愛心溫暖,今冬我們不會寒冷。今天我們接受著好心人愛的溫暖,明天我們一定會成為溫暖他人的人。”
感動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延續。自“傳承大愛傳遞溫暖”活動啟動以來,城關區教育系統號召轄區64所學校的師生踴躍捐贈。有的孩子把自己積攢下來的零花錢拿來了,有的孩子將原本計劃購買玩具的錢送來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在這個寒冬,為山區的同齡人送去一份溫暖。不少學生不止一次地捐款捐物,有個孩子將自己積攢的1000元壓歲錢捐了出來。可愛的學生在行動,老師也慷慨解囊,紛紛奉獻愛心。
這次活動,無疑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善果使他們更懂得幫助他人,懂得珍惜生活。一個國家、民族的希望在孩子的身上,今天看似一枚小小的善果,卻是明天的希望。
>>>愛的感知
樸素的情懷+具體行動=真愛
“傳承大愛傳遞溫暖”活動的啟動,是讓每一個人重新感知愛的過程。沿著“最美夫婦”愛心之旅,我們如何更好地走下去?
在一個月時間里,我們共接收到各界愛心人士捐來的70多萬元的愛心物資和35萬元的善款。1月11日,隨著最后一批物資送抵甘南,“傳承大愛傳遞溫暖”活動將告一段落,但愛的傳承沒有終點。我們聽到了更多愛的故事,我們看到了更多愛心的延續。
我們試圖找相關專家從更深層面來概括“最美夫婦”以及“傳承大愛傳遞溫暖”的愛心效應和其間涌現的社會正能量。一位專家說:最樸素的情懷加上最具體的行動,這就是真愛。那些白發蒼蒼的老人、稚嫩的孩子,他們個人的力量、收入都很有限,但他們心中有真愛,他們用實際行動讓更多的人感知到了愛,那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愛心之旅中來。“傳承大愛傳遞溫暖”的活動會結束,但愛心傳遞卻會生生不息。
感謝“最美夫婦”李成環、龔大錟;感謝和他們同行的愛心志愿者;感謝城關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等單位;感謝那些與我們同行,傳遞愛心的愛心人士;更要感謝付出愛心和接受愛心的孩子們,是你們讓我們重新感知愛的力量。
有你們,愛心之旅不會結束。
本報首席記者崔亞明實習生孫雪峰朱利利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