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酒泉訊(記者張革文)《酒泉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規劃綱要》于近日正式出臺。《綱要》明確提出,酒泉市將提前3年即2017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近年來,酒泉市按照做精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做美城市、做實民生的總體思路,搶抓機遇,真抓實干,推動了全市經濟轉型跨越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為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酒泉市委書記馬光明介紹說,黨的十八大確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根據省委的目標要求,酒泉市委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審時度勢提出了這一奮斗目標。
酒泉市在《綱要》中對主要任務、工作重點及保障措施進行了細化和分解。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方面,到2017年,GDP達到1317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659億元,占GDP比重力爭達到5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基尼系數控制在0.4以內,城鄉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2以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666元以上,恩格爾系數控制在40%以內,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27平方米以上,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5歲以上。在擴大人民民主方面,公民自身民主權利滿意度提高到90%以上,社會安全指數達到100%。在發展文化教育方面,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達到16%,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5年以上。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萬元GDP能耗控制在0.84噸標準煤以內,耕地面積指數保持在94%以上,環境質量指數力爭達到100%。
據了解,2010年,酒泉市全面小康實現程度69.7%,預計2012年全市小康實現程度可達到80%。國家監測的全面小康6大系統指標在酒泉的實現程度為:民主法制93%、生活質量90%、社會和諧84%、經濟發展78%、資源環境74%、文化教育55%。其中,民主法制、生活質量和社會和諧3項指標已達到國家的要求標準。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