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交警做出的努力,我們為肇事者的逃逸非常氣憤,但事情到如此,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受害者能盡快清醒,恢復健康。”昨日16時許,記者在龔家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周義基的辦公室里見到了正在配合處理事故的受害人的兩位姐姐,在得知肇事嫌疑人王某已經被抓獲的消息后,她們心頭的氣憤減少了很多。此時距案發僅30多個小時,這30多個小時辦案民警們可以說是一眼未眨。在周義基的案頭上,一個白色的煙灰缸里裝滿了煙頭。
肇事者逃逸 交警雪夜追逃
12月29日是個周末,已經兩個月沒有休息過的周義基終于迎來了休息日,對他來說這兩天十分寶貴,他打算好好陪陪兒子。當日清晨7時14分震耳的手機鈴聲響起,他被告知西果園省道103線柴家河段發生交通事故,司機已經逃逸。
案情就是命令!接警后,龔家灣交警立即啟動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緊急預案,相關民警、協警一同火速趕往案發地點。從城區到案發地,幾十里的路,他們僅用了20多分鐘。茫茫夜色中,案發現場路段全部被冰雪覆蓋,在車燈的映照下,“12·29”事故專案組的民警們開始仔細勘查。現場除了一些車燈、保險杠的小碎片外沒有別的東西,而且由于該路段處于偏僻的山村之間,夜色之中車流量極少,出入的行人幾乎沒有。給辦案民警帶來了很多的困難。
到哪里才能找到案情的突破口呢?經驗豐富的周義基意識到,要從這起案件的“特殊性”進行偵破。為什么說它具有“特殊性”呢?“首先從時間來說,經過我們大量的走訪調查,和辦案民警的親自勻步幅步行測量,案發時間應該在清晨6時20分左右;其次,地理位置也很特殊,事發地段特別偏僻;另外,受害者的群體比較特殊,他是一位在寒風中,穿著嚴實,背著書包走在上學路上的中學生,這類案件再苦再累再艱難,我們的愿望都要快速破案;最后一點就是肇事車輛的特殊性,在這么偏僻的地方,又是一個夜色未盡的冬日清晨,這樣一輛車來這里干什么?”根據這些特殊性,周義基和他的戰友們轉變了偵破思路。其中一個小組帶著從現場提取到的200塊大大小小的碎片回到大隊進行拼接,然后深入轄區內的一些汽車配件銷售店走訪,意欲了解肇事車輛的相關情況。“只要摸清是什么車型,我們的偵破工作就很容易進行了。”周義基說。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當日下午,經過對幾十家汽車配件銷售店的走訪后,也沒有一個人能從這么小一塊拼接塊上判斷出肇事車輛的車型及相關情況。偵破工作再次陷入了僵局。
專案組另一小組則圍繞受害學生張某上學的時間來推斷事故發生的時間。然而,當專案組不停給其家人打電話欲確定張某的出門時間時,張某的家人起初不接電話,好不容易接通了,還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孩子是幾時出的門。“我二叔沒文化,有時候連我們的電話都不接,別說陌生的電話了。再說農村人,根本沒有時間觀念。” 受害人張某的堂姐如是說。
同時,周義基帶領一小組深入張某的學校時了解到,張某平時比較勤奮,基本在6時30分之前就會到校。得到這個說法,周義基很興奮,他立即安排辦案民警按均勻的步幅從學校出發,一路走到了案發地點。“4公里路我們的民警走了16分鐘,照此推斷,案發時間應該在6時15分左右。”這一時間對專案組來說十分寶貴。他們依據這個時間點,在現場沒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后,將偵破區域以案發現場為圓點,向周邊20公里外延伸。并利用4個特殊性把肇事車輛的歸屬地假設在了這個范圍內,開始進行再一輪的調查工作。
32小時神速偵破 逃逸者被抓獲
“從農村地區的特殊性和現場的碎片來看,肇事車輛應該是一輛微型車!”周義基大膽地作出了這樣的假設。與此同時,專案組也在劃定的范圍內開始重點摸查此類車輛。經過到西果園鎮周邊十多個山村的走訪調查,再結合事發現場連接公路上的監控,最終確定,肇事車輛就是微型貨車。此時,已經距案發時間過去了21個小時。
30日凌晨3時多,專案組連夜進行案件的進一步偵破。在有關部門及熱心人的支持配合下,這輛肇事微貨車的車型也得到了確定。“最終,微貨車被確定為是一輛‘黑豹’雙排微貨車。經過我們對全市的幾百輛‘黑豹’車的排摸,嫌疑肇事車輛最終被鎖定在5輛‘黑豹’微貨車上。”車輛鎖定了,這對案件偵破應該是非常重要的線索,然而,專案組的民警們還是不敢有絲毫的松懈。偵破工作仍然在這個普通的冬夜進行著。
6時許,專案組民警經過走訪排查比對,最終鎖定車牌號為甘AH·5649的‘黑豹’微貨車為肇事嫌疑車輛。專案組立即通過該車的網絡信息與車主取是聯系。結果被告知,該車已經轉讓他人。但當專案組撥打該車的第二個車主時,電話已經成了空號。面對來之不易的線索再一次中斷。
此時,作為專案組的負責人,周義基大膽地想到把這車牌號發到微博上,通過廣大網友的“慧眼”來找線索。該條微博一經發出,即刻得到了廣大博友的支持,大家默默轉發著這條微博,希望能盡快找到肇事逃逸者。
當日14時,專案組得到了準確的信息——肇事車輛有可能翻山越嶺已經藏匿到了七里河區的彭家坪一帶。范圍再一次縮小,專案組8位民警帶領著幾名協警兵分8路,在彭家坪一帶所有出入口設立了檢查點,同時,對彭家坪一帶進行了地毯式的搜查。一張無形的搜捕大網在彭家坪一帶展開。
當專案組走街串巷來到任家莊一條小巷道時,肇事車輛赫然出現在他們的視野。“該車輛的右前角保險杠粉碎,大燈粉碎,右前臉有一個凹坑。找到肇事車輛后,我們以車找人,很快就將藏匿在親戚家的肇事嫌疑人王某抓獲。”已經30多個小時沒有睡覺,沒有吃過正餐的周義基說。
經過對現場提取的碎片與王某駕駛的‘黑豹’微貨車殘缺處進行拼接對比,兩者完全吻合。有了物證,辦案民警欣喜若狂。在對肇事嫌疑人的詢問中,王某對自己于29日清晨6時20分駕車撞傷走在上學路上的張某的事實供認不諱。至此發生在省道103線西果園山村的交通肇事逃逸案成功告破。歷時僅32小時。
據受害人張某的兩位堂姐介紹,張某已經在醫院做了開顱手術,生命體征還未穩定,由于在雪地里躺的時間過長,雙手及其它部位都凍出了大血泡。據周義基介紹,如果沒有逃逸行為的話,這起事故將按照普通的交通事故處理,王某所受到的處理也將按責任進行懲處,而在事故發生后,他選擇逃逸,性質十分惡劣,肇事嫌疑人王某將受到應有的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