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濟南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fā)表的“只有產在東阿的才能叫阿膠,阿膠的阿字就是說的東阿,湖南九芝堂也只能稱‘驢膠’”這一說法,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廣泛關注。一時間,“阿膠”這一產品再次引來不少爭議,對此,業(yè)內人士指出,阿膠出自《神農本草經》,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但是現代已將傅致膠、盆覆膠、驢皮膠等列為別名。全國科學技術名稱審定會明確了阿膠的概念為馬科動物驢的去毛之皮經熬制而成的膠。所以,無論哪里產,都叫“阿膠”。
“無論哪里產,都叫‘阿膠’”
《本草綱目》云:“凡造諸膠,自十月至二、三月間,用挲牛、水牛、驢皮者為上……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極凈。”根據上述記載可知古代阿膠原料用牛皮、驢皮等動物皮類,但以驢皮用阿井水煎成者為最佳。現代已將牛皮膠單列為一種藥材,即黃明膠,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均規(guī)定,以驢皮熬制的膠為阿膠正品。
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一年后“華麗轉身”,推出進軍大健康領域的首個拳頭產品“佛慈阿膠”,佛慈阿膠的成功面市,打破了甘肅本土中藥企業(yè)沒有阿膠產品的空白,也為佛慈制藥在日趨激烈市場競爭中擁有新的戰(zhàn)略高地奠定了基礎。未來,佛慈阿膠將逐漸向甘肅、西安、陜西、再向上海、廣東等較好的南方市場進軍。
針對網友“阿膠的阿字就是說的東阿,湖南九芝堂也只能稱‘驢膠’這一說法,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孫裕表示,阿膠是前人留下的遺產,需要大家共同發(fā)揚,“只有產在東阿的才能叫阿膠”這一觀點是極大的誤解,太極產的商品名必須叫阿膠,這是國家標準,佛慈產的也必須叫阿膠,“天膠”是商標。李時珍是說過阿膠命名的來源,但同樣的原則,不產于上黨的就不能叫黨參嗎?
毋庸置疑,目前中藥企業(yè)大進軍健康領域有著龐大的市場,山東是阿膠的原產地不假,但農耕時代已成歷史,在面向全球大市場時要有更開闊的視野,東阿阿膠只能是類似于白酒行業(yè)中茅臺這樣一個具體品牌。
資源優(yōu)勢為佛慈阿膠提供保障
“無論哪里產,都叫‘阿膠’。”孫裕表示,九芝堂的阿膠產品是復方,驢膠補血顆粒,處方中注名“阿膠”,太極的產品就叫阿膠,沒有叫天膠一說?商品名不同于商標。
就阿膠產品開發(fā)資源優(yōu)勢而言,佛慈制藥完成了從老牌國有企業(yè)向股權多元化上市公司的轉變,如今已成為一個走上現代經營機制的“公眾企業(yè)”,已經在中藥產業(yè)市場“摸爬滾打”80多年,經過數十年的積淀,已形成自己的品牌、渠道等資源優(yōu)勢。自身在中藥企業(yè)具備品牌優(yōu)勢,已為中藥企業(yè)塑造了可信賴的形象。
其次,佛慈制藥也具備研發(fā)及質量優(yōu)勢,從藥品到食品的跨越幾乎不存在技術壁壘,且可以從草本或動物體中提取有益成分,放大中藥衍生品在日化品、保健品或其他市場上的發(fā)展空間。
另外,在整個驢產品的供給方面,目前比較有名的就是山東的德州驢,西北部的關中驢。西北有非常豐富的驢資源,包括平涼、慶陽、天水、還有陜西都有關中驢的養(yǎng)殖。特別是我省慶陽市地處黃土高原,素有養(yǎng)驢的傳統(tǒng)。兩年前,該市出臺了《慶陽市驢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到2014年,全市驢飼養(yǎng)量達到50萬頭,年出欄商品驢16萬頭,按照“小規(guī)模,大范圍,立足山區(qū),政策引導”的發(fā)展模式,發(fā)展驢產業(yè)。
而佛慈阿膠產品開發(fā)方面,主要依賴于我省關中驢這一資源,堅持佛慈一向傳承下來的“做全國最好的”價值觀,傾心打造阿膠產品,依靠口碑贏得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佛慈制藥即將推出的“企業(yè)+農戶”的佛慈阿膠養(yǎng)驢示范基地建設模式,不僅改變了農民養(yǎng)驢飼養(yǎng)管理粗放、選育選配的落后現狀,還提高了農民養(yǎng)驢的收入,從原材料上為阿膠產品的生產銷售提供保障。
佛慈阿膠選材地道,“遵古炮制”,選用上等驢皮精制而成,經過潛心研究和實踐,生產工藝日趨完善,較好的資源優(yōu)勢和嚴謹的工藝,都為佛慈阿膠產品插上“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