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歲末,一場飛雪過后,千里隴原銀裝素裹。
剛剛勝利閉幕的黨的十八大,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號角。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總結了今年經濟工作、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八大精神,鼓舞著隴原兒女滿懷信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把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實處,正成為隴原廣大干部群眾推動轉型跨越、實現富民興隴的自覺行動。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中央重大方略,描繪出了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宏偉藍圖。一年來,在新一屆省委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的熱潮中,全省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發展主基調,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奮力謀劃項目建設,夯實富民興隴基石;40萬干部深入基層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與群眾手牽手、心連心共同奔小康。
旗幟引領方向,轉型推動跨越。過去的一年,甘肅后發趕超的闊步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寫下一頁清晰的注腳,曾經“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隴原重新綻放出耀眼光輝,跨越發展新征程中處處洋溢著共同奔小康的豪情。
省情再認識,矢志不渝抓調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中央召開的第一個全國性重要會議,是具體落實十八大精神,開啟未來五年新征程的會議。
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指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要求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節能減排,并提出中西部地區要創新發展模式。
顯然,我們謀劃的戰略和部署的一系列經濟工作的重點與中央的精神是高度吻合的。
今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必須牢牢把握“一項重大使命”,始終堅持“八個發展取向”,深入實施“十大重點行動”,要求在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著力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旅游文化、現代服務、農副產品加工和新醫藥及生物產業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產業。無論是“八個發展取向”,還是“十大重點行動”,字里行間,處處閃耀著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的戰略思想。
前不久,省委在認真分析我省“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實施全省重大戰略工程的基礎上,綜合審視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和當前的發展形勢,考慮從今年開始,具體實施“3341”項目工程。其中指出,要瞄準四大產業方向,把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富民多元產業、區域首位產業,作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齊頭并進、共同發力的產業方向和工作格局。
我省是一個資源大省,得其利,亦受其累。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要實現質與量的統一、好與快的統一、物與人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就必須調整產業結構,突出比較優勢產業,改變資源倚重之現狀。所以說,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對我省來說更具有特殊重大的意義,是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欣喜地看到,地處內陸深處且自然條件較差的我省,不僅沒有落在后面,而且在一些領域還領跑全國。我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緊緊圍繞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大規模推進技術改造,傳統優勢產業呈現出裝備水平全面提升、產出能力迅速擴張、能耗污染不斷下降、經濟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局面。
在茫茫河西戈壁,依托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資源,國家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已頗具規模,百萬千瓦光伏發電基地已初具雛形,“陸上三峽”正在由夢想變成現實,以清潔能源為主的新能源產業成為我省增速最快、潛力最大的發展亮點。生物制藥及航空、航天、信息等產業也正在凝聚后勁、蓄勢待發。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將徹底改變支撐我省經濟發展的傳統產業結構,引領我省未來經濟發展新的前進方向。
與此同時,我們堅持“三化”并進取向,努力加快形成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生動局面;我們成功啟動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全國唯一的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認真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翻開了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節能減排新的一頁。
特別是今年以來,在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的情況下,為確保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發展方式轉變、農業結構調整等50條政策措施。
8月20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蘭州新區,蘭州新區建設正式上升到國家層面。為此,我省出臺了《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中央和省屬在蘭州市區工業企業向蘭州新區拓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蘭州市區經濟結構調整,以期由此帶動、輻射全省發展方式轉變。
結構調整催生強大動力,我省經濟逆勢走強,呈現出跨越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3%,遠高于全國7.7%的平均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達到15.8%,增速與貴州省并列全國第一。受益于經濟強勁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6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7.9%,雙雙位居全國各省區市前列。
與中央作出的判斷一致,當前,我省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改革步入了關鍵期。天時、地利、人和,國內外經濟形勢,各方面的政策機遇,都為我們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創造了條件,中央政策和我們的具體行動非常吻合。可以說,現在,我們有機會、有能力開啟一次轉型跨越的嶄新之旅。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