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樓上的房子被租出去了,成了某飯店的員工宿舍,那些年輕人每天回來很晚。”家住寶豐大廈的市民李女士說。“他們進門后總是吵吵嚷嚷,睡得很晚。我和老伴年齡大了,讓他們這么一折騰,幾乎整晚都睡不好。”李女士說,她也曾找到樓上理論,每次說過之后,樓上的人都會有所收斂,可沒過幾天后就恢復原樣了……在很多小區里,一些商家都會租賃居民樓作為員工宿舍。可是不少居民反映,居民樓變身宿舍后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煩惱。
李女士遇到的麻煩并不是個案,家住七里河蘭海小區的王先生也有類似的遭遇。王先生住在一樓,3個月前樓上搬來十幾個年輕人后,他就沒消停過。“每天晚上鬧到很晚不說,還經常往下扔垃圾,臟得不得了。”王先生說。
其實,居民樓改成宿舍后,帶來的煩惱不止這些。西園街道西津東路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中就曾發現,一個“宿舍”內住了十幾個人,屋內的“熱得快”、電熱水壺隨意亂放,安全隱患很多。不僅如此,許多居民表示,由于租房的人流動性很大,不關樓門、損壞公共設施的事情時有發生。
與此同時,房主也很反對將居民樓改成宿舍。“當時家里沒通天然氣,他們不知從哪兒找來木頭燒火做飯,熏黑了我家半面墻。”市民王先生說,他曾將自家房子出租,可是沒想到被改成了宿舍,讓周圍鄰居意見很大。
居民樓當宿舍問題很多,可解決起來并不容易。西津東路社區馬書記說,雖然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入戶走訪,但社區面積很大,且很多租房戶早出晚歸,對于社區來說管理難度很大。“一旦有居民投訴此類問題,我們只能先找來房主,對租房戶的行為進行勸解。如果雙方達不成協議,將勸說房主終止租房協議。”馬書記說,居民樓不是不能做宿舍,只是希望租房者能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多為周圍鄰居著想,避免糾紛的發生。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