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一架中國殲-7戰機墜毀砸中民房,造成4人受傷,駕駛員在墜機前成功跳傘逃生。文章稱,雖然在西方國家這種消息已經司空見慣,但中國政府通常會對這種事件秘而不宣,而此次是個例外,中國官方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對于中國而言,殲-7戰機代表了解放軍耗時最長、投資最大的逆向工程研究項目。據估計,目前解放軍仍列裝有350架該型戰機,殲-7是解放軍??諆绍姅盗颗琶诙膽饳C。
殲-7戰機是中國對蘇聯上世紀50年代研制的米格-21戰機的逆向工程研究成果。上世紀60年代,為了換取中國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向古巴部署導彈的支持,莫斯科向中國提供了該型戰機的樣機和技術數據。
當時中國政府抱怨莫斯科提供的數據不完整,而且其提供的首架樣機也缺少許多零部件。不過,中國工程師被迫接受了米格-21設計,并試圖復制它。經過多年試驗和失誤后,殲-7戰機最終于上世紀80年代投入使用。
中國將其米格-21復制品命名為殲-7戰機,并開始為中國軍方批量生產該型戰機。殲-7戰機的出口型F-7戰機,被出口到中國在“第三世界”的兄弟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孟加拉國、緬甸、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蘇丹、坦桑尼亞和津巴布韋。
殲-7價格低廉,屬第二代戰機,最大飛行速度為2馬赫,作戰半徑為530英里。其主要用于執行空對地攻擊任務。文章稱,中國罕見公開殲-7戰機墜毀事件,可能體現了中國軍方指揮階層對該型戰機當前及未來任務的辯論。
當前許多解放軍領導人都經歷了殲-7戰機長達數十年的逆向工程研究過程。雖然殲-7戰機生產線已于2006年被關閉,而且這款戰機已經過時,需要被淘汰,但這些領導人傾向于讓它們服役盡可能長的時間。
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采購了更加先進的俄制蘇-27戰機之后,中國成功對之進行了逆向工程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研制出了殲-11戰機,許多新生代解放軍領導人越來越認為殲-7阻礙中國空軍力量的發展。
據多個消息來源稱,殲-7戰機容易在空中發生機械故障,導致頻繁墜機。因此,此次媒體曝光殲-7戰機墜機事件,有可能會加快解放軍淘汰這款戰機的速度。(戰略網/葉貝茜)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