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方面,自衛隊非常明確地在今年加大了爭議島嶼防衛作戰的準備步伐,包括8月與美軍在關島附近海域展開了假定釣魚島遭到中國軍隊登陸之后的反登陸作戰演習。自衛隊準備在2013年部署4輛AVV—7型兩棲裝甲車。同時10式主戰坦克在今年的富士火力演習中首次亮相,進行了準確的炮火射擊。實際上,日本開發這種重量為44噸的中型坦克,就是為準備島嶼作戰而考慮的。
傳統上,日本的主戰坦克設計概念沿用歐美式,注重整體防護性,因此重型化,日本的90式主戰坦克的重量達到50.2噸。44噸重的10式坦克非常接近俄式坦克的設計概念,輕型化、3人炮塔、自動裝填裝置等。
文章稱,中國軍隊大大強化了對島嶼登陸作戰的準備工作,包括生產4艘1.3萬噸的大型船塢登陸艦和開發新一代的80噸重量級氣墊船,從烏克蘭引進的2艘500噸級重型氣墊船,目前也正在黑海進行海試。
文章說,縱觀近年來中國、日本的登陸演習可以發現,雙方都在為實施機械化登陸、抗登陸作出積極的準備。中國的海軍陸戰隊已經裝備了05型兩棲攻擊車,2012年還出現了國產的80噸級氣墊船運載一輛96A型主戰坦克的演習畫面,由此可見,為海軍陸戰隊配備主戰坦克的構想正在實施中。
目前中國海軍陸戰隊不配備主戰坦克,考慮到島嶼攻防的作戰需要,重型化的99G主戰坦克不太會部署海軍陸戰隊。中國海軍陸戰隊今后主戰坦克的部署趨勢,極有可能是96A或者正在裝備部隊之中的30噸級輕型坦克。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登陸、反登陸作戰想定與中國軍隊近似,主要是防御西南諸島,這些島礁,面積小型化、距離日本本土較遠,需要便于快速部署能夠在島嶼復雜地形實施機動作戰的中型坦克,這是10式坦克誕生的前提。因此今后中日在爭議島嶼假若真正發生沖突的話,最大的坦克對壘應該是在10式與96A型主戰坦克之間。
將成中國坦克有力對手
10式坦克全備重量44噸,目前正在考慮設計更新的附加裝甲的問題,最終10式坦克的重量極有可能達到48噸。10式坦克動力采用1200匹馬力的8缸4沖程柴油機,推重比是27馬力/噸,數據相當優秀,因此最大公路時速達到70公里。
96A型改良式主戰坦克重42.8噸,采用一臺800馬力V12柴油機,推重比是18.7馬力/噸,最大公路時速為59公里。文章稱,由此可以看出,10式坦克在機動性方面比96A要好。
兩種坦克都使用自動裝填裝置,10式坦克在主炮處于一定角度的俯仰角狀態下,依然能夠裝填,可見其內部空間較大,這一點對于島嶼、山地攻防作戰而言,也非常重要??偣矒碛?0發彈藥,與96A相同。10式坦克也不設計彈藥尾艙。就坦克設計的諸多特征而言,新型的日式坦克非常接近中國、蘇式坦克的設計概念。
文章稱,至于火控、觀瞄技術,10式坦克水平一定在96A之上。日本軍事工業傳統的電腦、微電子技術水平就在中國之上。況且96A并非中國的最高級坦克,不采用熱成像瞄準系統,在其之上是99改。96A以二代穩像式瞄準系統為主軸。
從噸位上看,44噸的10式、42.8噸的96A的裝甲質量應該大致相同。兩種坦克都采用復合、模塊化裝甲。96A換裝了楔形裝甲。非正式的消息來源聲稱,通過這樣的改良,對96A炮塔正面的防御要求是要達到俄式T—72最新改型的水平,即能夠抵御破甲厚度為900毫米破甲彈的攻擊。
文章說,96A缺乏必要的主動防御系統,中方聲稱這主要取決于客戶的要求,實際上紅外、激光探測、干擾系統的研制已經進行多時,迄今為止并未部署到96A上。
綜合考慮,10式坦克的防護能力比96A要優越,但二者的定義不同。10式坦克在陸上自衛隊屬于下一代中型坦克。用于島嶼作戰時,一般由美式重型氣墊船運載。日海上自衛隊的大型船塢式登陸艦在噸位上、數量上遠遠多于中國海軍。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