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5日,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石嘴坡橋建成。沒想到,二合塬村的村民聯名上書,在3張紙上,154個村民簽名前面,只寫著一個要求:把石嘴坡橋改名為繼龍橋。
繼龍,是二合塬村黨支部原支書黃繼龍的名字。
繼龍橋,是一座漫水橋,沒有欄桿,走29步就從這頭到了那頭。建成這座橋,是黃繼龍一生的最大愿望,但是黃繼龍在開工5天后就離開了人世,沒有親眼見到這座橋的建成。
修路
黃繼龍出生于1964年,初中文化程度,在二合塬村擔任了25年的村組干部。
二合塬村處于萬山之中,道路又陡又窄。一輛摩托車載著兩個人,在有些路段是沖不上去的。要一個人駕駛,加大油門猛沖才能上去。有些路段,一旁是深溝,一旁是崖壁,行進中提心吊膽。
而這樣的路,已經是黃繼龍帶著村民前后修了6次的成果。原來是羊腸小道。第一次修完,可以推著自行車走了。第二次修完,大部分路段可以騎著自行車走了。第三次修完,可以拉著架子車走了。第四次修完,可以騎著摩托車行駛。第五次修完,可以開著農用三輪車行駛。第六次修完,主要道路可以通行卡車了。
為了修路,黃繼龍費了不少功夫。
現任的木缽鎮黨委書記張東上任時,前任書記交接中叮囑了一件事,欠二合塬村黃繼龍的7800元錢還沒還上。
原來,10年前,二合塬村要修路,鎮上沒有錢,貧困的村民也拿不出錢。黃繼龍向本村在外工作的8個人募捐修路,每人出2000元,湊了1.6萬元。在修路過程中,錢不夠了。黃繼龍就以個人名義貸了7800元,墊著修了路。
銀行催賬,黃繼龍瞞著妻子把家里的3000元拿走,又跟在銀川做生意的二哥要了錢,把7800元還上了。
妻子回憶——
“有一天我要用錢,發現家里的錢不見了。我問他,他說修了路了。
我說修路是公家的事,你用私人的錢干啥。修路時,連著13天,我在自己家里為4個機手天天做3頓飯,還要到山里干活,結果你還把我苦下的錢修了路了。
他說反正已經給人家了,然后就一聲不吭。我氣得哭了一場。10年前的3000元多值錢啊,那是我家的全部家當。”
據說,在黃繼龍去世后的第三天,鎮上把7800元送到了黃繼龍的家里。
為了修路,黃繼龍不僅墊錢,還受了很多委屈。
2008年修路時,道路要經過村民王彥平家門前,占用王彥平家的半畝果園和1畝多土地。
王彥平回憶——“我正在地里干活,黃支書找來說修路要占我的地。我一聽就生氣了,罵了他幾句,然后就不理他。黃支書這個人從來不罵人,生氣了只會說‘胡說、胡扯’,然后就不吱聲了。
過了幾天,有個晚上,黃支書又找到我家里來。
黃支書說,別的村上大車小車都能走,咱們村連個架子車都不能拉,只能靠人背驢馱。村上修小學時,你王彥平背磚,把脊背都壓破了,如果路好了,車就可以拉磚了,也能拉煤了。
我想,黃支書說的有道理,而且黃支書的家在山那邊,修的路還占了黃支書的3畝地。于是,我就答應了。
現在我兒子買了卡車跑運輸了,能直接開到家門口。想起來,人家給咱辦了大好事,咱還罵人家,真是對不起黃支書啊。”
王彥平家的院墻上、窯洞洞壁上,掛滿了金黃的玉米,院子里還堆著兩大堆玉米。
王彥平說:“雖然黃支書這個人從不撒謊,說啥就是啥,弄啥事也不繞彎子,但是我想著修路的事上還是把黃支書得罪了。沒想到去年我住院十幾天,黃支書帶人把我的玉米地覆了膜,我一點兒都不知道。加上今年雨水好,結果往年一畝地能收500斤玉米,今年一畝地收了1000斤。”
(責任編輯:鑫報)